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生物质衍生硬碳负极材料在二次电池上的应用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二次离子电池简介第11-19页
        1.2.1 工作原理第12-13页
        1.2.2 电池组成第13-19页
    1.3 生物质衍生硬碳负极材料的发展进程第19-25页
        1.3.1 生物质衍生硬碳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发展第20-22页
        1.3.2 生物质衍生硬碳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上的发展第22-25页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1 选题意义第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3页
    2.1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3 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第29-30页
        2.3.1 热重分析(TGA)第29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29页
        2.3.3 拉曼光谱第29页
        2.3.4 红外光谱第29页
        2.3.5 BET比表面积测试及孔径分析第29-30页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X)第30页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0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0-33页
        2.4.1 电极片的制备第30-31页
        2.4.2 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的组装第31页
        2.4.3 循环伏安(CV)测试第31页
        2.4.4 充放电测试第31页
        2.4.5 交流阻抗(EIS)测试第31-33页
第三章 开心果壳衍生硬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第33-49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8页
        3.3.1 热解温度对开心果壳衍生硬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34-39页
        3.3.2 不同热解温度下开心果壳衍生硬碳材料的储钠性能第39-46页
        3.3.3 开心果壳衍生硬碳材料做负极材料的钠离子全电池性能研究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葵花籽壳衍生碳微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第49-67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方法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65页
        4.3.1 热解温度对葵花籽壳衍生碳微米纤维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50-52页
        4.3.2 不同热解温度下葵花籽壳衍生碳微米纤维材料的储钠性能第52-57页
        4.3.3 葵花籽壳碳微米纤维与TiO_2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其储钠性能第57-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花生壳衍生硬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储钠性能第67-77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实验方法第67-6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5.3.1 水热条件对花生壳衍生硬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68-70页
        5.3.2 水热条件对花生壳衍生硬碳材料储锂性能的影响第70-73页
        5.3.3 水热条件对花生壳衍生硬碳材料储钠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81页
    6.1 不同来源生物质制备硬碳材料的储钠性能对比第77-78页
    6.2 结论第78-79页
    6.3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5页
致谢第95-9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铈基材料的改性及其两步法热化学循环分解CO2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形貌和粒度纳米铜的制备及其熔化和电化学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