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 第15-20页 |
1.1.1 膜分离过程概述 | 第15页 |
1.1.2 膜分离过程的基本运行参数及模式 | 第15-17页 |
1.1.3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1.1.4 MBR的研究与应用 | 第19-20页 |
1.2 MBR中膜污染的形成 | 第20-22页 |
1.3 膜污染控制方法 | 第22-23页 |
1.3.1 膜材料和膜组件结构的优化 | 第22页 |
1.3.2 活性污泥混合液的理化及生化性质优化 | 第22-23页 |
1.3.3 MBR的操作条件优化 | 第23页 |
1.4 气液两相流对膜污染的减缓作用 | 第23-26页 |
1.4.1 流体类型 | 第23-25页 |
1.4.2 弹状流体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质 | 第25-26页 |
1.5 添加絮凝剂改善膜分离过程 | 第26-27页 |
1.5.1 絮凝剂的分类 | 第26页 |
1.5.2 絮凝剂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 | 第26-27页 |
1.6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U型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操作条件优化 | 第28-43页 |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28-32页 |
2.1.1 主要仪器与药品 | 第28-29页 |
2.1.2 膜生物反应器装置 | 第29-30页 |
2.1.3 实验用水 | 第30-31页 |
2.1.4 活性污泥培养 | 第31-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2.2.1 测试方法和原理 | 第32-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2.3.1 曝气强度对微滤过程的强化作用 | 第34-35页 |
2.3.2 活性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3 膜组件内径对微滤过程的强化作用 | 第36-39页 |
2.3.4 间歇出水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5 曝气设备孔径及其排布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絮凝剂对膜污染过程的影响 | 第43-58页 |
3.1 絮凝剂添加范围及添加种类选择 | 第43-50页 |
3.1.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43-45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3.1.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7-49页 |
3.1.4 小结 | 第49-50页 |
3.2 MBR连续运行时添加絮凝剂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50-56页 |
3.2.1 絮凝剂对活性污泥混合液粘度影响 | 第50-51页 |
3.2.2 絮凝剂对活性污泥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3 絮凝剂对EPS含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3.2.4 絮凝剂对上清液COD含量影响 | 第54-55页 |
3.2.5 絮凝剂膜污染速率影响 | 第55-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膜的清洗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58-63页 |
4.1 膜污染的清洗方法 | 第58-59页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