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现状及其施工方法 | 第9-14页 |
1.2.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 第9-10页 |
1.2.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2.3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 | 第13-14页 |
1.3 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1.3.1 国外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1.3.2 国内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内容及流程 | 第17-23页 |
2.1 监控必要性 | 第17-18页 |
2.2 监控内容 | 第18-20页 |
2.2.1 线形监控 | 第18页 |
2.2.2 应力监控 | 第18-19页 |
2.2.3 吊杆张拉力(索力)监控 | 第19-20页 |
2.3 监控流程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模拟分析 | 第23-39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3-25页 |
3.1.1 主体结构 | 第23-24页 |
3.1.2 技术指标 | 第24-25页 |
3.2 结构的模拟分析 | 第25-30页 |
3.2.1 主桥模型 | 第25-26页 |
3.2.2 施工阶段的划分 | 第26页 |
3.2.3 各施工阶段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3.2.4 各施工阶段线形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3 钢管拱肋混凝土灌注过程模拟分析 | 第30-38页 |
3.3.1 双肢哑铃型拱肋截面的灌注方案 | 第31-32页 |
3.3.2 拱肋单元模拟 | 第32-33页 |
3.3.3 拱肋灌注过程施工阶段的划分 | 第33页 |
3.3.4 各灌注方案对比分析 | 第33-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吊杆张拉力的确定与索力优化 | 第39-57页 |
4.1 确定吊杆张拉力的原则 | 第39-40页 |
4.2 确定吊杆张拉力的原理和方法 | 第40-52页 |
4.2.1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40-43页 |
4.2.2 刚性吊杆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43-44页 |
4.2.3 基于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的差值迭代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44-47页 |
4.2.4 对比各方法对于本桥的适用性 | 第47-52页 |
4.3 吊杆索力优化 | 第52-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临时结构施工计算分析 | 第57-66页 |
5.1 系梁支架施工计算分析 | 第57-61页 |
5.1.1 支架概况 | 第57-58页 |
5.1.2 材料参数及荷载计算 | 第58-59页 |
5.1.3 碗扣支架检算 | 第59-61页 |
5.2 拱肋支架施工计算分析 | 第61-65页 |
5.2.1 拱肋支架概况 | 第61-62页 |
5.2.2 拱肋支架检算 | 第62-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监测 | 第66-83页 |
6.1 支架预压 | 第66-68页 |
6.2 结构的线形监测 | 第68-71页 |
6.2.1 线形测点布置 | 第68-69页 |
6.2.2 监测结果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第69-71页 |
6.3 结构的应力监测 | 第71-79页 |
6.3.1 测试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 第72-73页 |
6.3.2 应力测点布置 | 第73-74页 |
6.3.3 监测结果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第74-79页 |
6.4 吊杆索力监测 | 第79-82页 |
6.4.1 监测方法和仪器 | 第80页 |
6.4.2 监测结果分析 | 第80-8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7.1 结论 | 第83页 |
7.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