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热电材料的背景概况 | 第8-12页 |
1.1.1 热电材料的基本原理 | 第8-10页 |
1.1.2 热电材料的性能特征 | 第10-12页 |
1.2 金属硫族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热电优势 | 第12-13页 |
1.2.2 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硫化铋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常见的热电材料制备及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熔融法 | 第17页 |
1.3.2 粉末冶金法 | 第17页 |
1.3.3 液相法 | 第17-18页 |
1.3.4 快速热压法 | 第18页 |
1.3.5 微波烧结法 | 第18页 |
1.3.6 VASP计算软件 | 第18页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第20-27页 |
2.1 理论计算 | 第20-21页 |
2.2 实验路线 | 第21页 |
2.3 Bi_2S_3基热电材料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21-25页 |
2.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1-23页 |
2.3.2 Bi_2S_3热电材料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3 Bi_2S_3基热电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24-25页 |
2.4 Bi_2S_3基热电材料的热电传输性能 | 第25-27页 |
2.4.1 Bi_2S_3基热电材料的热电传输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4.2 Bi_2S_3基热电材料的电传输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Sn~(4+)掺杂对Bi_2S_3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27-32页 |
3.1 计算方法及模型 | 第27-28页 |
3.2 Bi_(2-x)Sn_xS_3与Bi_(2-2x)Sn_(2x)S_3电子结构的对比与分析 | 第28-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PAS烧结制备Sn~(4+)掺杂Bi_2S_3热电材料及其热电性能 | 第32-47页 |
4.1 溶剂热法制备Bi_2S_3粉体 | 第32-35页 |
4.1.1 实验过程 | 第32页 |
4.1.2 溶剂热温度对样品制备的影响 | 第32-33页 |
4.1.3 不同硫源对样品相组成的影响及形貌 | 第33-35页 |
4.2 Bi_2S_3块体PAS烧结工艺探索 | 第35-40页 |
4.2.1 不同PAS烧结工艺下块体的相组成及微观形貌 | 第35-37页 |
4.2.2 不同PAS烧结温度,不同压强下块体的热电性能 | 第37-40页 |
4.3 PAS烧结Bi_(2-x)Sn_xS_3热电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 | 第40-45页 |
4.3.1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4.3.2 实验结果讨论 | 第41-45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微波法制备Sn~(4+)掺杂Bi_2S_3热电材料及其热电性能 | 第47-54页 |
5.1 实验过程 | 第47-48页 |
5.1.1 微波烧结法的过程 | 第47页 |
5.1.2 微波烧结炉的参数设定 | 第47-48页 |
5.2 微波法制备Sn~(4+)掺杂Bi_2S_3基样品组组分和形貌分析 | 第48-50页 |
5.2.1 微波法制备Sn~(4+)掺杂Bi_2S_3基样品相分析 | 第48-49页 |
5.2.2 微波法制备Sn~(4+)掺杂Bi_2S_3基样品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5.3 微波法制备Sn~(4+)掺杂Bi_2S_3基样品的热电性能研究 | 第50-53页 |
5.3.1 微波法制备Sn~(4+)掺杂Bi_2S_3样品的电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5.3.2 微波法制备Sn~(4+)掺杂Bi_2S_3基样品的热性能及ZT研究 | 第52-53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