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3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20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4-16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6-2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20-39页 |
(一)国内的研究 | 第20-34页 |
(二)境外的研究 | 第34-37页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第37-39页 |
三、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39-43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39-4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第41-43页 |
第二章 留地安置制度的创设与价值 | 第43-81页 |
一、留地安置和留用地的概念和内涵 | 第43-51页 |
(一)留地安置 | 第43-47页 |
(二)留用地 | 第47-51页 |
二、留地安置的创设 | 第51-66页 |
(一)缘由背景 | 第52-58页 |
(二)制度演进 | 第58-63页 |
(三)留地安置立法的特点 | 第63-66页 |
三、留地安置的典型实践 | 第66-71页 |
(一)留地安置的广州实践 | 第66-68页 |
(二)留地安置的杭州实践 | 第68-71页 |
四、留地安置制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71-79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71-76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三章 留用地开发利用的运作与问题 | 第81-108页 |
一、留用地开发利用的模式 | 第82-92页 |
(一)留用地开发利用的前期流程 | 第82-86页 |
(二)传统留用地开发利用模式 | 第86-89页 |
(三)新型留用地开发利用模式 | 第89-92页 |
二、留用地开发利用的成本构成与收益分配 | 第92-97页 |
(一)成本构成 | 第92-94页 |
(二)收益分配 | 第94-97页 |
三、留用地开发利用模式的选择 | 第97-99页 |
四、留用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 第99-102页 |
(一)村民自治监督管理 | 第99-100页 |
(二)政府的监督管理 | 第100-102页 |
五、留用地开发利用的问题 | 第102-107页 |
(一)土地利用低效 | 第102-104页 |
(二)市场机制无法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 第104-105页 |
(三)土地违法现象较多 | 第105-106页 |
(四)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四章 留地安置的制度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第108-138页 |
一、留用地使用权物权法构建不足 | 第108-118页 |
(一)留用地使用权权利主体设定不合理 | 第110-112页 |
(二)留用地使用权的设立存在与现行法律规定不符之处 | 第112-114页 |
(三)留用地使用权权能受限 | 第114-116页 |
(四)留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受限 | 第116-118页 |
二、地方政府在实施留地安置中角色定位存在问题 | 第118-129页 |
(一)角色越位现象 | 第120-122页 |
(二)角色缺位现象 | 第122-129页 |
三、农民集体尚未建立完善的留用地开发利用保障监督分配机制 | 第129-133页 |
(一)留用地开发利用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130-132页 |
(二)村民自治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132-133页 |
(三)留用地开发利用收益分配机制不科学 | 第133页 |
四、留地安置争议纠纷的救济机制不健全 | 第133-137页 |
(一)救济途径不畅通 | 第134-136页 |
(二)主要靠信访表达诉求 | 第136-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五章 留地安置制度完善的路径 | 第138-170页 |
一、留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化构建 | 第139-152页 |
(一)建立留用地使用权权利体系 | 第140-146页 |
(二)建立留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体系 | 第146-149页 |
(三)留用地使用权物权化配套制度之建设 | 第149-152页 |
二、明确政府在留地安置中的角色定位 | 第152-160页 |
(一)高效行政服务的供给者 | 第153-156页 |
(二)规范管理的执行者 | 第156-157页 |
(三)利益关系的协调者 | 第157-159页 |
(四)扶持政策的提供者 | 第159-160页 |
三、建立完善的留地安置村民自治保障分配监督制度 | 第160-164页 |
(一)完善留地安置的村民自治保障制度 | 第160-161页 |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留用地开发利用收益分配机制 | 第161-163页 |
(三)强化留地安置的村民自治监督力度 | 第163-164页 |
四、建立留地安置权利保障机制 | 第164-168页 |
(一)明确村民小组和农民在留地安置权利保障中的主体资格 | 第164-166页 |
(二)着重依靠法治手段解决留地安置中的争端 | 第166-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结论与创新 | 第170-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94页 |
附录 | 第194-19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99-200页 |
致谢 | 第200-203页 |
附表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