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基于手性联萘侧基的聚合物的种类 | 第10-14页 |
1.2.1 聚 α, β 不饱和酮 | 第10-11页 |
1.2.2 聚烯烃 | 第11-12页 |
1.2.3 螺旋聚碳酸酯 | 第12-13页 |
1.2.4 聚醚 | 第13-14页 |
1.2.5 聚酰胺 | 第14页 |
1.3 基于手性联萘侧基的聚合物的应用 | 第14-19页 |
1.3.1 不对称烷基化反应 | 第15-16页 |
1.3.2 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反应 | 第16-17页 |
1.3.3 不对称氢化反应 | 第17-18页 |
1.3.4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18页 |
1.3.5 不对称H-D-A反应 | 第18-19页 |
1.3.6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 第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其测试仪器 | 第21-23页 |
2.1 试剂 | 第21-22页 |
2.2.测试仪器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聚[(S)3丙烯酰胺基-2,2’-二羟基-1,1’-联萘]的合成及催化二乙基锌与芳基醛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 第23-32页 |
3.1 聚[(S)3丙烯酰胺基-2,2’-二羟基-1,1’-联萘]的合成 | 第23-2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3.2.1 催化二乙基锌与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一般步骤 | 第27-28页 |
3.2.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28页 |
3.2.3 配体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4 Ti(O-i-Pr)4的量考察 | 第29页 |
3.2.5 其余条件的考察 | 第29-30页 |
3.2.6 底物拓展 | 第30-31页 |
3.2.7 聚合物配体的回收利用 | 第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聚[(S)6丙烯酰胺基-2,2’-二羟基-1,1’-联萘]的合成及催化查尔酮的不对称烯烃环氧化中的应用 | 第32-44页 |
4.1 聚[(S)6丙烯酰胺基-2,2’-二羟基-1,1’-联萘]的合成 | 第32-3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4.2.1 查尔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37-38页 |
4.2.2 聚合物诱导查尔酮衍生物的不对称环氧化一般过程 | 第38-39页 |
4.2.3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4.2.4 二乙基锌的当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5 配体L2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4.2.6 其余条件的考察 | 第40-41页 |
4.2.7 底物拓展 | 第41-42页 |
4.2.8 聚合物的回收实验 | 第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螺旋聚[(S)3苯基-3’-丙烯酰胺基-2,2’-二羟基-1,1’-联萘]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三乙基铝与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 第44-57页 |
5.1 单体的合成 | 第45-47页 |
5.2 单体单元类似物的合成色 | 第47-48页 |
5.3 [(S)3苯基-3’-丙烯酰胺基-2,2’-二甲氧甲氧基-1,1’-联萘]的自由基聚合 | 第48-49页 |
5.4 聚[(S)3苯基-3’-丙烯酰胺基-2,2’-二羟基-1,1’-联萘] 螺旋构象的确定 | 第49-51页 |
5.5 螺旋聚[(S)3苯基-3’-丙烯酰基-2,2’-二羟基-1,1’-联萘]的合成 | 第51-52页 |
5.6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5.6.1 三乙基铝与芳基醛加成一般步骤 | 第52页 |
5.6.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5.6.3 Ti(O-i-Pr)4对反应的影响 | 第53页 |
5.6.4 三乙基铝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53页 |
5.6.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53-54页 |
5.6.6 配体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54-55页 |
5.6.7 底物拓展 | 第55-56页 |
5.6.8 聚合物配体的回收利用 | 第5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6.1 总结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论文主要简写对照 | 第63-64页 |
附录B 部分化合物的表征图谱 | 第64-98页 |
个人简历、已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