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我国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背景与主题第11-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主题第11-12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页
  (二) 研究的实际意义第12-13页
 四、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3页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五、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15页
  (一) 研究的难点第15页
  (二) 研究的创新点第15页
 六、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5-16页
  (一) 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二) 论文的框架第16页
第二部分: 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第16-21页
 一、课程和课程体系的内涵第16-17页
  (一) 课程的内涵第16-17页
  (二) 课程体系的内涵第17页
 二、课程体系的相关概念分析第17-21页
  (一) 课程目标第17-18页
  (二) 课程内容第18-19页
  (三) 课程设计第19-20页
  (四) 课程实施第20页
  (五) 课程评价第20-21页
第三部分: 我国高职和本科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第21-33页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第21-24页
  (一)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第21-22页
  (二)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第22-23页
  (三)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第23页
  (四) 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第23-24页
 二、研究样本的课程体系第24-30页
  (一)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第24-25页
  (二)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系课程体系第25-27页
  (三)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第27-28页
  (四) 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本科课程体系第28-30页
 三、我国高职和本科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第30-33页
  (一) 高职课程体系的现状第30-31页
  (二) 本科课程体系的现状第31-33页
第四部分: 我国高职和本科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异同比较第33-38页
 一、主要相似性分析第33-34页
  (一) 课程体系结构呈现"多层次化"第33-34页
  (二) 课程设置体现了旅游专业的"实践性"第34页
 二、主要差异的比较分析第34-38页
  (一) 课程体系编制中心的差异第34-35页
  (二) 培养目标的差异第35-36页
  (三) 课程结构的差异第36-37页
  (四) 课程实施的差异第37-38页
第五部分: 启示第38-42页
 一、对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启示第38-40页
  (一) 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目标第38-39页
  (二) 努力引进"双师型"教师,确保课程任务的顺利实施第39-40页
  (三) 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完善旅游课程设置第40页
 二、对我国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第40-42页
  (一) 正确定位,明确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第40-41页
  (二) 合理设置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第41-42页
第六部分: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案例研究
下一篇:翠峰山生态休闲观光园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