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锂空气电池简介 | 第9-13页 |
1.3 锂空气电池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4 钙钛矿催化剂 | 第16-21页 |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2-23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5页 |
2.3.1 溶胶凝胶法制备LSCF | 第23-24页 |
2.3.2 模板浸渍法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LSCF | 第24-25页 |
2.4 材料表征手段 | 第25-26页 |
2.4.1 热失重分析与差热分析 | 第25页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26页 |
2.4.3 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 | 第26页 |
2.4.4 扫描电镜测试 | 第26页 |
2.4.5 透射电镜测试 | 第26页 |
2.5 锂空气电池的装配及测试 | 第26-28页 |
2.5.1 电极的制备与电池的装配 | 第26-27页 |
2.5.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第3章 LSCF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物化性能表征 | 第28-40页 |
3.1 前言 | 第28-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3.2.1 钙钛矿材料La_(0.6)Sr_(0.4)Co_(0.8)Fe_(0.2)O_3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9页 |
3.2.2 空气电极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测试 | 第29-32页 |
3.3 烧结温度对LSCF纳米材料的影响 | 第32-35页 |
3.3.1 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 第32-33页 |
3.3.2 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33页 |
3.3.3 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33-34页 |
3.3.4 材料的比表面积 | 第34-35页 |
3.4 烧结温度对LSCF纳米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1 首次充放电曲线 | 第35-36页 |
3.4.2 循环性能 | 第36-37页 |
3.4.3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第37-38页 |
3.4.4 电池极片观察 | 第38页 |
3.5 结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介孔LSCF材料的制备与物化性能表征 | 第40-56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40-43页 |
4.2.1 浸渍工艺的确定 | 第40-42页 |
4.2.2 模版剂的去除 | 第42-43页 |
4.3 浸渍液浓度与浸渍次数对介孔LSCF结构影响 | 第43-47页 |
4.4 介孔LSCF材料的催化性能 | 第47-50页 |
4.5 不同模板剂对介孔钙钛矿材料La_(0.6)Sr_(0.4)Co_(0.8)Fe_(0.2)O_3的影响 | 第50-55页 |
4.5.1 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51-52页 |
4.5.2 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第52页 |
4.5.3 介孔LSCF材料的催化性能 | 第52-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8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