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协作通信中的能效分析与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协作通信技术第9-10页
        1.1.2 绿色通信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协作通信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协作通信能量效率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协作通信相关技术及数学工具第15-27页
    2.1 协作通信工作模型第15-18页
        2.1.1 单向协作模型第15-17页
        2.1.2 双向协作模型第17-18页
    2.2 典型协作协议第18-23页
        2.2.1 放大转发第18-19页
        2.2.2 译码转发第19-20页
        2.2.3 编码协作第20-21页
        2.2.4 选择中继第21-22页
        2.2.5 增量中继第22-23页
    2.3 凸优化理论第23-26页
        2.3.1 基本概念与定义第23页
        2.3.2 凸优化问题第23-24页
        2.3.3 Lagrange对偶理论第24-25页
        2.3.4 KKT条件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译码转发协作网络的能量效率分析第27-40页
    3.1 系统模型第28-31页
        3.1.1 直传第28-29页
        3.1.2 单向协作第29-30页
        3.1.3 双向协作第30-31页
    3.2 能量效率优化模型第31-34页
        3.2.1 直传第32页
        3.2.2 单向协作第32-33页
        3.2.3 双向协作第33-34页
    3.3 能量效率优化求解第34-36页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OFDM双向协作网络的能量效率分析第40-53页
    4.1 OFDM技术基本原理第40-41页
    4.2 系统模型第41-43页
    4.3 能量效率优化模型第43-44页
    4.4 算法分析第44-49页
        4.4.1 单载波情况第44-45页
        4.4.2 多载波情况第45-48页
        4.4.3 算法复杂度第48-49页
    4.5 仿真结果分析第49-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A 公式(3.16)的证明第58-59页
附录B 公式(3.24)的证明第59-60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级联回归和LBP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非控环境下的人脸特征提取与分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