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方式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11页 |
2、何为课堂导入 | 第11-12页 |
3、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 第12-14页 |
3.1 预见性原则 | 第12页 |
3.2 启发性原则 | 第12页 |
3.3 多变性原则 | 第12-13页 |
3.4 有效性原则 | 第13页 |
3.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第13-14页 |
4、数学课堂导入方式有效性设计尝试 | 第14-25页 |
4.1 引用历史知识、典故导入新课 | 第14-15页 |
4.2 与旧知产生冲突导入新课 | 第15页 |
4.3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 第15-16页 |
4.4 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猜想导入新课 | 第16-17页 |
4.5 通过类比学习导入新课 | 第17-18页 |
4.6 通过动手实验导入新课 | 第18-20页 |
4.7 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 | 第20-21页 |
4.8 运用多媒体直观导入 | 第21-22页 |
4.9 游戏,谜语、热点话题导入 | 第22页 |
4.10 美感导入,体现人文关怀 | 第22-25页 |
5、课堂导入方式设计误区 | 第25-28页 |
5.1 导入方式单一 | 第25页 |
5.2 课堂导入偏离主题 | 第25页 |
5.3 时间把控不准 | 第25-26页 |
5.4 导入问题难易程度不当 | 第26页 |
5.5 无师生互动 | 第26页 |
5.6 语言表述不准确 | 第26-28页 |
6、提高教师课堂导入设计水平的几点思考 | 第28-29页 |
6.1 丰富的知识积累 | 第28页 |
6.2 课前的精心设计 | 第28页 |
6.3 课后的深刻反思 | 第28-29页 |
7、结论 | 第29-30页 |
8、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9、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