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研究--以郑州市惠济区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2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1.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的研究 | 第13-15页 |
2.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原因分析 | 第15-16页 |
3. 促进城乡师资配置均衡的对策研究 | 第16-17页 |
4. 对国外师资配置均衡经验的介绍 | 第17-20页 |
5. 研究的趋势和不足 | 第20-21页 |
(四)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1. 城乡 | 第23页 |
2. 义务教育 | 第23-24页 |
3. 师资均衡 | 第24页 |
4.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 | 第24-25页 |
(二)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6页 |
2.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6-27页 |
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三、郑州市惠济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现状调查 | 第28-45页 |
(一) 惠济区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二) 惠济区城乡师资力量比较 | 第29-40页 |
1. 城乡中小学教师数量对比分析 | 第29页 |
2. 城乡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对比分析 | 第29-32页 |
3. 城乡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4. 城乡中小学校教师年龄构成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5. 城乡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6. 城乡中小学教师优质课获奖情况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7. 城乡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三) 惠济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1. 城乡师资数量失衡 | 第40页 |
2. 城乡师资质量失衡 | 第40-41页 |
3. 城乡师资结构失衡 | 第41页 |
4. 城乡师资稳定性差异 | 第41页 |
(四) 惠济区城乡师资配置失衡的消极后果 | 第41-45页 |
1. 对教师的负面影响 | 第41-43页 |
2. 对学生的负面作用 | 第43-44页 |
3. 对义务教育的负面影响 | 第44-45页 |
四、城乡师资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45-50页 |
(一)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第45页 |
(二) 政府财政投入结构失衡 | 第45-46页 |
(三) 教育政策的偏差 | 第46-50页 |
1. “重点学校”制度 | 第46页 |
2. 城乡教师编制体制 | 第46-47页 |
3. 城乡教师分配政策 | 第47页 |
4. 师资流动机制构建不完善 | 第47-49页 |
5. 师资培训机制不完善 | 第49-50页 |
五、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0-58页 |
(一) 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 第50-51页 |
1.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 第50页 |
2. 适当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 | 第50-51页 |
(二) 明确政府责任,增加义务教育投入 | 第51-52页 |
1. 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 | 第51页 |
2. 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 第51-52页 |
(三) 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52-54页 |
1. 加快薄弱学校的改造,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 第52-53页 |
2. 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调整优化师资结构 | 第53页 |
3. 建立健全教师退出机制 | 第53-54页 |
4. 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 第54页 |
(四) 构建城乡师资定期流动长效机制 | 第54-57页 |
1. 加快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 第55页 |
2. 建立教师“同工同酬”和特殊补贴制度 | 第55页 |
3. “教师流动”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4. 区域“集团化”办学,实现师资流动 | 第56-57页 |
(五)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 | 第57-58页 |
1. 完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 | 第57页 |
2. 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 第57页 |
3. 提升乡村教师教学能力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一 | 第62-64页 |
附录二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