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财务一体化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18页 |
2.2 事项会计理论 | 第18-19页 |
2.3 财务管理信息化 | 第19页 |
2.4 企业资源规划(ERP) | 第19-21页 |
第三章 G公司概况及其财务一体化现状 | 第21-38页 |
3.1 G公司概况 | 第21-25页 |
3.2 G公司财务一体化现状 | 第25-35页 |
3.2.1 G公司一体化会计科目设置 | 第25-27页 |
3.2.2 G公司财务一体化系统构成及现状 | 第27-35页 |
3.3 G公司一体化数据查询及报表系统 | 第35-38页 |
3.3.1 G公司一体化数据查询系统 | 第35-37页 |
3.3.2 G公司一体化会计报表系统 | 第37-38页 |
第四章 G公司财务一体化缺陷与不足 | 第38-49页 |
4.1 一体化系统自身设计及流程缺陷 | 第38-40页 |
4.2 财务及业务数据信息质量的不足 | 第40-43页 |
4.2.1 基础业务数据质量不高影响了财务数据准确性 | 第40-41页 |
4.2.2 业务流程标准化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 第41-42页 |
4.2.3 各模块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 第42-43页 |
4.3 一体化系统冗余信息过多 | 第43-44页 |
4.3.1 模块间数据传递过程中产生冗余信息 | 第43页 |
4.3.2 会计流程改变后产生的财务信息冗余 | 第43-44页 |
4.3.3 与会计核算无关的业务所产生的无意义会计凭证 | 第44页 |
4.4 财务信息向业务信息的追溯不畅 | 第44-45页 |
4.4.1 账账追溯限于总账与子模块间,子模块与子模块间无法追溯 | 第44-45页 |
4.4.2 账表追溯由于帐务处理系统与报表系统的分离而无法实现 | 第45页 |
4.5 财务一体化系统未能实现与管理流程的一体化 | 第45-47页 |
4.5.1 多个管理系统并存影响了财务一体化管理流程职能的发挥 | 第45-46页 |
4.5.2 业务、财务数据不足影响了与后续管理流程的一体化 | 第46-47页 |
4.6 部门和人员的执行程度影响了一体化效果 | 第47-49页 |
4.6.1 部门间协调性差影响一体化效果 | 第47-48页 |
4.6.2 业务人员素质影响一体化效果 | 第48页 |
4.6.3 人为规避财务一体化控制流程影响一体化效果 | 第48-49页 |
第五章 G公司财务一体化优化策略 | 第49-55页 |
5.1 通过系统二次开发和个性化设置提高国外系统本土化程度 | 第49页 |
5.2 梳理公司流程,通过流程再造与一体化系统相适应 | 第49-50页 |
5.3 对业务流程信息进行分类及整理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 第50-51页 |
5.3.1 对业务流程进行节点控制,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 第50页 |
5.3.2 将财务与业务数据进行有效隔离与筛选,以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 第50-51页 |
5.4 对不同来源的冗余信息进行清理及管理 | 第51页 |
5.4.1 通过设置过滤功能以减少财务与业务模块间的重复数据 | 第51页 |
5.4.2 统一标准、简化流程以减少误操作导致的冗余信息 | 第51页 |
5.4.3 定期清理或者单独保存调账产生的冗余信息 | 第51页 |
5.5 完善模块间数据的追溯功能以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 第51-52页 |
5.6 统筹布局,资源整合,确保管理流程一体化的实现 | 第52-53页 |
5.6.1 资源整合,明确财务一体化在公司管理信息化的首要地位 | 第52-53页 |
5.6.2 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以确保管理流程一体化的实现 | 第53页 |
5.7 明确职责,提高业务部门的参与程度和人员素质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