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一) 课题缘起 | 第10页 |
(二)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页 |
(五)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3. 关于资助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六)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二、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21-28页 |
(一) 从全体“无偿获得”资助到部分“有偿获得”发展阶段 | 第21-25页 |
1. 以免费加人民助学金制度为主的时期:建国伊始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 | 第21-23页 |
2. 高等教育助学金制度的停止与恢复: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 | 第23-25页 |
(二) 从“单一资助方式”到“多元化资助方式并存”的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三) 从单纯“帮贫”到“励优”的全面发展阶段 | 第26-28页 |
三、广西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宏观成效及部分高校资助项目标准 | 第28-39页 |
(一) 广西部分地区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宏观成效 | 第28-30页 |
1. 助学贷款、奖学金等方面的实施宏观成效 | 第28-29页 |
2. 助、补、减、免等方面的宏观成效 | 第29-30页 |
(二) 广西部分高校本科生资助项目及资助标准 | 第30-39页 |
1. 桂林L大学本科生资助项目及资助标准 | 第30-32页 |
2. 广西S大学本科生资助项目及资助标准 | 第32-39页 |
四、广西公办高校本科生资助政策实施调查 | 第39-68页 |
(一) 广西公办高校本科生资助政策实施的问卷调查 | 第39-63页 |
1. 调查的目的 | 第39页 |
2. 调查对象 | 第39页 |
3. 问卷制定 | 第39-40页 |
4.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40页 |
5. 问卷调查的描述与结果分析 | 第40-62页 |
6. 结论 | 第62-63页 |
(二) 广西公办高校本科生资助政策实施的访谈调查 | 第63-68页 |
1. 调查的目的 | 第63页 |
2. 调查的对象(取样) | 第63-64页 |
3. 访谈的框架 | 第64页 |
4. 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64页 |
5. 访谈调查的结果 | 第64-67页 |
6. 结论 | 第67-68页 |
五、广西公办高校本科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第68-70页 |
(一) 学校对于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 第68页 |
(二) 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存在模糊与不合理 | 第68页 |
(三)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68-69页 |
(四) 学校对于接受资助的学生的教育引导匮乏 | 第69页 |
(五) 勤工助学工作待遇不高、管理不够规范 | 第69-70页 |
六、广西公办高校本科生资助体系的改进策略 | 第70-74页 |
(一) 高校继续应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 | 第70-71页 |
(二) 规范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 | 第71页 |
(三) 加强勤工助学管理 | 第71-72页 |
(四) 加强大学生资助制度化建设 | 第72页 |
(五) 规范贫困生资助认定程序,立足“精准帮扶”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86页 |
注释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