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组织的发展机制研究--以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为分析视角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一、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趋严峻 | 第14页 |
二、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需求日渐迫切 | 第14-16页 |
三、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组织逐步兴起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17-21页 |
一、现实的关注 | 第17-18页 |
二、理论的反思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21-35页 |
一、质量保障视角下高校内部评估组织研究 | 第21-29页 |
二、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高校组织研究 | 第29-33页 |
三、文献评价 | 第33-35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5-3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35-3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36-37页 |
第五节 研究创新 | 第37-39页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第37页 |
二、研究内容创新 | 第37页 |
三、情景化创新 | 第37-3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9-52页 |
第一节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 第39-43页 |
一、组织研究的制度视角 | 第39-41页 |
二、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43-47页 |
一、组织的正式结构 | 第43-44页 |
二、制度与制度化 | 第44-45页 |
三、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 | 第45-46页 |
四、合法性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与本研究的适切性分析 | 第47-52页 |
一、理论关注视角、分析层次与考察维度的适切 | 第47-49页 |
二、理论解释与问题研究的逻辑统一 | 第49-50页 |
三、能够提供系统化的研究假设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第52-61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框架 | 第52-56页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52-54页 |
二、研究框架的搭建 | 第54-56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56-58页 |
一、研究的类型 | 第56页 |
二、资料搜集与统计的方法 | 第56-57页 |
三、研究的品质 | 第57-58页 |
第三节 研究案例选择与研究思路 | 第58-61页 |
一、研究案例选择 | 第58-60页 |
二、研究的思路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组织的产生:制度理性的确立 | 第61-82页 |
第一节 正式组织产生的政策来源 | 第61-72页 |
一、教育部的正式评估方案 | 第61-68页 |
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神话 | 第68-71页 |
三、高等教育系统的“管办评”分离改革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技术活动场域的制度化 | 第72-76页 |
一、常态监测数据信息填报的制度化 | 第72-73页 |
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制度化 | 第73-76页 |
第三节 社会网络间的制度化趋同与模仿 | 第76-80页 |
一、正式组织设置的同形 | 第76-77页 |
二、合法化危机的差异 | 第77-78页 |
三、学习与模仿机制 | 第78-8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组织的变迁:制度环境的塑造 | 第82-103页 |
第一节 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制度环境的同形 | 第82-89页 |
一、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82-87页 |
二、组织成员构成的变化 | 第87-89页 |
第二节 组织工作的转变:对外部合法性的整合与遵守 | 第89-95页 |
一、评估中心阶段——跨越组织边界的技术与交换 | 第90-92页 |
二、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阶段——对制度环境的依赖 | 第92-95页 |
第三节 组织内外关系的稳定化:制度环境的逐步规范 | 第95-101页 |
一、组织支持与供给保障的稳定 | 第95-99页 |
二、组织评价的仪式化 | 第99-10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组织的行为:对制度环境的改造 | 第103-119页 |
第一节 通过技术对规则的影响 | 第103-113页 |
一、管理中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反馈机制 | 第103-107页 |
二、科学化考核方案与规程的制定与实施 | 第107-111页 |
三、校内外专业评估方案与规程的设计 | 第111-113页 |
第二节 通过制度规则对组织关系网络的改造 | 第113-117页 |
一、“管办评”分离与对教学督导团的归属权争取 | 第114-116页 |
二、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的采集与整合 | 第116-11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正式组织的困境:两种环境的结构性矛盾 | 第119-132页 |
第一节 正式组织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 第119-126页 |
一、技术活动与制度仪式之间的矛盾 | 第119-123页 |
二、来自于不同制度神话之间的矛盾 | 第123-126页 |
第二节 组织对结构性矛盾的自我调试策略 | 第126-130页 |
一、脱耦 | 第126-129页 |
二、信心与忠诚逻辑 | 第129-130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132-14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132-135页 |
一、制度环境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的影响 | 第132-134页 |
二、技术环境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第二节 思考与建议 | 第135-140页 |
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相关领域的制度体系建设 | 第135-138页 |
二、不断提高组织自身的业务水平 | 第138-139页 |
三、充分利用高校所处的多样化制度环境 | 第139-14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140-142页 |
一、研究对象的局限 | 第140-141页 |
二、理论机制阐述的局限 | 第141页 |
三、材料的局限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