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阻燃剂简介 | 第16-17页 |
1.1.1 阻燃剂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1.1.2 阻燃剂的分类 | 第16-17页 |
1.2 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17-19页 |
1.2.1 氢氧化镁的概述 | 第17-18页 |
1.2.2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消烟机理 | 第18页 |
1.2.3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性 | 第18-19页 |
1.3 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 | 第19-24页 |
1.3.1 表面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1.3.2 常用的表面改性剂 | 第20-21页 |
1.3.3 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 | 第21-22页 |
1.3.4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效果的测评方法 | 第22-24页 |
1.4 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的研究 | 第24-27页 |
1.4.1 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机理 | 第24-25页 |
1.4.2 硅烷偶联剂的选用原则 | 第25页 |
1.4.3 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5 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简介 | 第27-28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8-30页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8页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硅烷偶联剂VP10改性氢氧化镁 | 第30-46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0页 |
2.2 改性方法 | 第30-33页 |
2.2.1 湿法改性 | 第30-32页 |
2.2.2 干法改性 | 第32-33页 |
2.3 改性效果评测方法 | 第33-34页 |
2.3.1 活化指数 | 第33-34页 |
2.3.2 吸油值 | 第3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2.4.1 湿法工艺改性条件对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34-40页 |
2.4.2 干法工艺改性条件对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40-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不同种类MH的改性及表征 | 第46-62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6-47页 |
3.2 自制MH的制备 | 第47-49页 |
3.2.1 实验步骤及工艺流程 | 第47-48页 |
3.2.2 不同水热温度对制备MH粒径及形貌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 不同种类MH的改性及分析表征 | 第49-60页 |
3.3.1 改性方法 | 第49页 |
3.3.2 表征方法 | 第49-50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改性MH/EVA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62-76页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62页 |
4.2 不同种类MH/EVA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2-64页 |
4.3 MH/EVA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4.3.1 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测试方法 | 第64页 |
4.3.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64-6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4.4.1 不同种类MH/EVA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 | 第65-68页 |
4.4.2 不同种类MH/EVA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 | 第68-71页 |
4.4.3 不同种类MH/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 第7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