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故乡书写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章 作为素材的“故乡” | 第16-28页 |
1.1 物质困境中的“故乡” | 第17-19页 |
1.2 精神困境中的“故乡” | 第19-23页 |
1.2.1 上升途径的狭窄 | 第20-21页 |
1.2.2 精神缺失与人性异化 | 第21-22页 |
1.2.3 权力畏惧与追逐下的人性丑态 | 第22-23页 |
1.3 苦难观照下的经验化“故乡” | 第23-28页 |
第二章 作为话语的“故乡” | 第28-40页 |
2.1 对“故乡”历史的审视 | 第28-32页 |
2.2 对“故乡”权力的解构 | 第32-34页 |
2.3 精英意识的确立 | 第34-40页 |
2.3.1 精英意识的产生缘起 | 第35页 |
2.3.2 精英意识的具体指向 | 第35-37页 |
2.3.3 精英意识的冷淡回应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作为产品的“故乡” | 第40-52页 |
3.1 文本中的影像化“故乡” | 第40-43页 |
3.2 世俗外表包裹下的主题内核 | 第43-47页 |
3.2.1 人生的“孤独”与“隔膜” | 第44-45页 |
3.2.2 科技发展中的人性思考 | 第45-46页 |
3.2.3 创作风格转变的表征梳理 | 第46-47页 |
3.3 多元文化生态下折中道路的选择 | 第47-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