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 强化传热技术 | 第19-21页 |
1.4 CFD软件的介绍 | 第21-24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通道单相流动传热理论及求解方法 | 第26-32页 |
2.1 通道内不可压缩流动特性 | 第26-27页 |
2.2 管内湍流传热的关系式 | 第27-28页 |
2.3 通道内的充分发展 | 第28-29页 |
2.4 通道单相流动和传热求解方法的选择 | 第29-32页 |
2.4.1 解析解法 | 第29页 |
2.4.2 模拟法与实验解法 | 第29-30页 |
2.4.3 数值模拟解法 | 第30-32页 |
3 流动传热数值解法的基本理论 | 第32-42页 |
3.1 流动传热控制守恒方程组 | 第32页 |
3.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32-35页 |
3.2.1 雷诺平均模拟(RANS) | 第33-34页 |
3.2.2 大涡模拟(LES) | 第34页 |
3.2.3 直接数值模拟(DNS) | 第34-35页 |
3.3 通道内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35-38页 |
3.3.1 离散化方法选择 | 第35-36页 |
3.3.2 计算区域的离散 | 第36-37页 |
3.3.3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 第37-38页 |
3.4 通道内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3.5 通道数值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 第39-42页 |
3.5.1 流体变物性的处理 | 第39-42页 |
4 物理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2-46页 |
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4.2 流固耦合传热 | 第42-43页 |
4.3 网格划分 | 第43页 |
4.4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43-44页 |
4.5 物性条件的设置 | 第44-45页 |
4.6 求解模型的设置 | 第45页 |
4.7 求解方法的设置 | 第45页 |
4.8 网格独立性验证 | 第45-46页 |
5 单相液体对流传热和流动特性的模拟分析 | 第46-60页 |
5.1 光圆管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 | 第46-49页 |
5.1.1 圆管中流体的流场特性 | 第46-48页 |
5.1.2 进口速度对光滑圆管单相液体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 | 第48页 |
5.1.3 热流密度和流体进口速度对流场压降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 通道截面形状的影响 | 第49-60页 |
5.2.1 各截面通道几何模型 | 第50-52页 |
5.2.2 网格划分 | 第52-53页 |
5.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53-54页 |
5.2.4 截面形状对单相流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 第54页 |
5.2.5 各截面通道的流场特性 | 第54-56页 |
5.2.6 各通道中心截面的的温度场 | 第56-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总结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