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陆地棉重组近交系群体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与产量性状QTL定位

Abstract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DNA分子标记的发展第11-16页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及其特点第12-13页
     ·新型分子标记第13-16页
   ·棉花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第16-18页
     ·海岛棉与陆地棉种间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第16-17页
     ·陆地棉种内遗传连锁图谱第17-18页
     ·棉花遗传图谱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8页
   ·棉花物理图谱研究进展第18-19页
   ·棉花产量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9-20页
   ·植物数量性状研究的新方法—关联分析第20-22页
     ·关联分析的优势第20页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第20-21页
     ·关联分析的应用第21-22页
   ·棉花分子育种展望第22-25页
     ·特异种质资源的创造、鉴定和遗传评价第22页
     ·分子标记开发第22页
     ·数量性状的研究第22-23页
     ·建立成熟的MAS平台,实现分子设计育种第23-25页
第二章 引言第25-27页
   ·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第27-33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实验设备第27页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28页
     ·提取试剂第27-28页
     ·棉花基因组DNA提取步骤第28页
   ·SSR标记检测第28-30页
     ·SSR反应体系建立第28-29页
     ·SS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9-30页
   ·陆地棉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0-31页
     ·引物筛选与F_(2:7)群体标记基因型检测第30-31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1页
   ·产量性状QTL定位第31-33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33-47页
   ·产量性状表型分析第33页
   ·产量性状方差分析第33-34页
   ·引物多态性分析第34-35页
   ·F_(2:7)群体基因型检测第35-36页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36-41页
   ·偏分离标记分析第41-43页
   ·产量性状QTL定位及分析第43-47页
第五章 讨论第47-51页
   ·作图亲本与群体第47页
   ·遗传连锁图谱第47-51页
     ·图谱覆盖度及密度第47-48页
     ·标记分布第48页
     ·偏分离标记第48-51页
第六章 结论第51-53页
   ·作图亲本与群体第51页
   ·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第51页
   ·产量性状QTL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颖壳和浆片异常突变体ahl的基因定位
下一篇: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对水稻剑叶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