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村改居" 型社区治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4-16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1.4.2 研究的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21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1 村改居第16-17页
        2.1.2 社区治理第17-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2.1 治理理论第18页
        2.2.2 社会资本理论第18-21页
第三章 我国“村改居”的缘起及实践第21-30页
    3.1“村改居”工作的历史沿革第21-22页
    3.2“村改居”的实施背景第22-24页
        3.2.1 经济快速发展第22页
        3.2.2 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第22-23页
        3.2.3 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第23-24页
    3.3 我国“村改居”型社区的特点第24-30页
        3.3.1 城乡结合的地域环境第24-25页
        3.3.2“亦城亦村”的过渡性第25-26页
        3.3.3 复杂流动的居住人口第26-28页
        3.3.4 社区管理相对复杂第28-30页
第四章 我国“村改居”型社区治理的现状第30-37页
    4.1 我国“村改居”型社区治理的典型模式第30-31页
        4.1.1 以上海为典范的政府主导式第30页
        4.1.2 以沈阳为典范的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结合式第30-31页
        4.1.3 以青岛为典范的政社分开、居民自治式第31页
    4.2“村改居”型社区治理的困境第31-37页
        4.2.1 社区管理体制尚未完成转换第31-33页
        4.2.2 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突出第33页
        4.2.3 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有待优化第33-34页
        4.2.4 社会资本缺乏,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高第34-36页
        4.2.5 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第36-37页
第五章“村改居”型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第37-41页
    5.1 以服务为导向,推动社区治理体制转换第37页
    5.2 完善组织体系架构,促进多元治理主体共建共享第37-39页
        5.2.1 科学定位政府角色,推进社区管理“去行政化”第37-38页
        5.2.2 加强居委会建设,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第38-39页
        5.2.3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弥补社区治理空缺第39页
    5.3 培育社会资本,扩大社区居民参与第39-40页
    5.4 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提供社区法律保障第40-4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1 “村改居”型社区治理困境与对策调查问卷第46-49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业并购目标公司的特征识别与预测分析
下一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安徽省高新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