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3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1.2.1 复杂地形的ERT正演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2 复杂地形的ERT反演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2.3 数据融合成像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1.2.4 ERT在水文监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27-28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8-3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8-3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1.4 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复杂地形电阻率成像的正演与反演 | 第33-51页 |
2.1 电阻率成像的正演模拟 | 第33-45页 |
2.1.1 点电源的基本方程 | 第33-34页 |
2.1.2 三维边值问题 | 第34-35页 |
2.1.3 有限单元法 | 第35-37页 |
2.1.4 地形单元剖分 | 第37-44页 |
2.1.5 介质视电阻率的确定 | 第44-45页 |
2.2 电阻率反演成像方法 | 第45-48页 |
2.2.1 感度的计算 | 第46-47页 |
2.2.2 反演算法 | 第47-48页 |
2.3 算法的精度 | 第48-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复杂地形的视电阻率响应特征 | 第51-65页 |
3.1 上坡、下坡地形视电阻率响应特征 | 第51-54页 |
3.2 山脊、山谷地形视电阻率响应特征 | 第54-57页 |
3.3 变Y地形视电阻率响应特征 | 第57-61页 |
3.4 复杂地形条件下不同电极位置的电阻率响应特征 | 第61-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复杂地形电阻率成像法的地形影响消除 | 第65-76页 |
4.1 二维电阻率成像法中的地形影响消除 | 第66-69页 |
4.2 三维电阻率成像法中的地形影响消除 | 第69-72页 |
4.3 二维地形影响消除方法在北山地区的应用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融合反射地震数据的电阻率成像法的理论与应用 | 第76-95页 |
5.1 反射地震成像算法 | 第76-82页 |
5.1.1 反射地震走时正演 | 第76-79页 |
5.1.2 反射地震走时反演 | 第79-81页 |
5.1.3 初至时间拾取 | 第81-82页 |
5.2 ERT与反射地震融合成像方法 | 第82-84页 |
5.3 融合成像理论的验证 | 第84-91页 |
5.4 融合成像理论在北山复杂地形中的应用 | 第91-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电阻率成像法在抽水试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 第95-119页 |
6.1 抽水试验过程的电阻率响应模拟及参数获取方法 | 第95-102页 |
6.2 北山抽水试验的监测与渗透系数获取 | 第102-11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9-122页 |
7.1 结论 | 第119-120页 |
7.2 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4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