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有机合成药物化学论文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多组份反应合成及其作为荧光探针的研究

摘要第3-9页
ABSTRACT第9-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9-34页
    1.1 引言第19页
    1.2 多组份反应第19-23页
        1.2.1 Passerini三组份反应(P-3CR)第20-21页
        1.2.2 Ugi四组份反应(U-4CR)第21页
        1.2.3 Hantzsch四组份反应(H-4CR)第21-22页
        1.2.4 Biginelli三组份反应(B-3CR)第22页
        1.2.5 Hantzsch三组份反应(H-3CR)第22-23页
    1.3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第23-31页
        1.3.1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发现及产生机理第23-24页
        1.3.2 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的种类第24-31页
            1.3.2.1 多芳基取代环状类化合物第24-26页
            1.3.2.2 多芳基取代乙烯类化合物第26-28页
            1.3.2.3 含腈基的多芳基取代乙烯类化合物第28-29页
            1.3.2.4 吡喃类化合物第29页
            1.3.2.5 联苯类化合物第29-30页
            1.3.2.6 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第30-31页
    1.4 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荧光探针第31-34页
        1.4.1 荧光淬灭CMC探针(Ⅰ类荧光探针)第32页
        1.4.2 荧光点亮CMC探针(Ⅱ类荧光探针)第32-34页
第二章 合成五取代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四组份反应研究第34-52页
    2.1 引言第34-38页
    2.2 五取代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第38-44页
        2.2.1 实验材料第38-40页
        2.2.2 五取代二氢吡咯一般合成步骤第40页
        2.2.3 优化合成5'lr{1,1,1,2}条件第40-41页
        2.2.4 扩展合成五取代二氢吡咯5系列化合物第41-43页
        2.2.5 铜催化合成五取代二氢吡咯反应可能机理分析第43-44页
    2.3 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数据第44-52页
第三章 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对CMC及灵敏度影响的研究第52-87页
    3.1 前言第52-53页
    3.2 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第53-60页
        3.2.1 实验材料第53页
        3.2.2 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第53-54页
        3.2.3 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数据第54-60页
    3.3 分子结构对CMC及灵敏度的影响第60-87页
        3.3.1 实验材料第60页
        3.3.2 实验原理第60-61页
        3.3.3 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THPs测SDS的CMC第61-69页
            3.3.3.1 溶液配置方法第61页
            3.3.3.2 测定每个样品液的荧光强度值第61页
            3.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64页
            3.3.3.4 其它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测SDS的CMC的图谱第64-69页
        3.3.4 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THPs测CTAB的CMC第69-78页
            3.3.4.1 溶液配置方法第69-70页
            3.3.4.2 测定每个样品液的荧光强度值第70页
            3.3.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73页
            3.3.4.4 其它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测CTAB的CMC的图谱第73-78页
        3.3.5 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THPs测CHAPS的CMC第78-87页
            3.3.5.1 溶液配置方法第78页
            3.3.5.2 测定每个样品液的荧光强度值第78页
            3.3.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8-82页
            3.3.5.4 其它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测CHAPS的CMC的图谱第82-87页
第四章 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荧光探针的研究第87-112页
    4.1 前言第87-91页
        4.1.1 N-取代马来酰亚胺第87-88页
        4.1.2 双马来酰亚胺第88-90页
        4.1.3 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第90-91页
    4.2 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第91-95页
        4.2.1 实验材料第91页
        4.2.2 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第91-92页
        4.2.3 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谱图数据第92-95页
    4.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第95-112页
        4.3.1 实验材料第95页
        4.3.2 实验原理第95页
        4.3.3 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4测SDS的CMC第95-104页
            4.3.3.1 溶液配置方法第96页
            4.3.3.2 测定每个样品液的荧光强度值第96页
            4.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6-101页
            4.3.3.4 其它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测定表面活性剂SDS的CMC图谱第101-104页
        4.3.4 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测定表面活性剂SDSN的CMC第104-112页
            4.3.4.1 溶液配置方法第104-105页
            4.3.4.2 测定每个样品液的荧光强度值第105页
            4.3.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5-108页
            4.3.4.4 其它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测定表面活性剂SDSN的CMC图谱第108-112页
全文总结第112-114页
缩写词简表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2页
附录第122-138页
    附录一:五取代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谱图第122-128页
    附录二:五取代四氢嘧啶类化合物的谱图第128-134页
    附录三:1-烷基-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谱图第134-138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心率变异性研究中医体质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关系
下一篇:油气混烧型燃烧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