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材料标记的侧流层析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写清单第14-15页
1 引言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37页
    2.1 侧流层析技术(LFB)的发展历史第17页
    2.2 LFB检测形式第17-21页
        2.2.1 条带形式第17-19页
        2.2.2 棉线形式第19-20页
        2.2.3 垂直流形式和基于注射器的生物传感器第20-21页
    2.3 带有样品预处理的LFB第21-24页
        2.3.1 简单的样品预处理第21-22页
        2.3.2 基于膜的样品预处理第22-23页
        2.3.3 磁分离样品预处理第23页
        2.3.4 集样品预处理和检测于一体的器件第23-24页
    2.4 带流体控制的LFB第24-27页
        2.4.1 交叉流策略第25页
        2.4.2 延迟释放策略第25-26页
        2.4.3 控制释放策略第26页
        2.4.4 其他的流体控制策略第26-27页
    2.5 可靠性提高的LFB第27-29页
        2.5.1 添加另一“验证测试线”第27-28页
        2.5.2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第28-29页
    2.6 其他发展第29-30页
    2.7 LFB商业化的代表第30-35页
        2.7.1 基于GNP的LFB第30-32页
        2.7.2 基于荧光纳米颗粒标记的和手机的LFB第32-34页
        2.7.3 LFB芯片第34-35页
    2.8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3 基于Y形DNA和目标物循环放大的miRNA三线层析检测第37-49页
    3.1 绪论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1页
        3.2.1 实验仪器第38页
        3.2.2 试剂及材料第38-39页
        3.2.3 DNA-GNPs偶合物的制备过程第39页
        3.2.4 链霉亲和素/DNA偶合物的制备过程第39-40页
        3.2.5 LFNAB的制备第40页
        3.2.6 癌细胞的裂解第40-41页
        3.2.7 酶辅助的miRNA目标循环实验第41页
        3.2.8 LFNAB的实验过程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3.3.1 检测原理第41-43页
        3.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第43-44页
        3.3.3 LFNAB制备的优化第44-45页
        3.3.4 分析特征第45-47页
        3.3.5 LFNAB的选择性第47页
        3.3.6 HeLa细胞裂解液中miR-16的分析第47-48页
    3.4 小结第48-49页
4 基于不同纳米粒子的侧流层析生物传感器(LFSB)对蛋白的检测第49-57页
    4.1 绪论第49-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3页
        4.2.1 实验仪器第50页
        4.2.2 试剂及材料第50-51页
        4.2.3 纳米材料的制备第51页
        4.2.4 纳米粒子--抗体偶合物的合成第51-52页
        4.2.5 LFSB的制备第52页
        4.2.6 测定步骤第52-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56页
        4.3.1 基于纳米粒子的LFSB的检测原理第53页
        4.3.2 LFSB标记物的比较第53-56页
    4.4 结论第56-57页
5 以磁性碳纳米管(MCNT)为标记物在血液中对蛋白进行检测第57-69页
    5.1 绪论第57-58页
    5.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5.2.1 实验仪器第58页
        5.2.2 试剂及材料第58-59页
        5.2.3 磁性碳纳米管(MCNT)的和磁性纳米粒子(MNP)制备第59页
        5.2.4 MCNT-Ab_1和MNP-Ab_1偶合物的制备第59-60页
        5.2.5 LFSB的制备第60页
        5.2.6 测试步骤第6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0-67页
        5.3.1 MCNT的制备和表征第60-62页
        5.3.2 MCNT-LFSB的检测原理第62-63页
        5.3.3 实验参数优化第63-65页
        5.3.4 分析性能第65页
        5.3.5 重现性和特异性第65-66页
        5.3.6 全血中检测兔IgG第66-67页
    5.4 小结第67-69页
6 基于磁性碳纳米管的侧流层析试纸条生物传感器用于全血中的碳水化合物抗原19-9(CA 19-9)的快速检测第69-80页
    6.1 绪论第69-70页
    6.2 实验部分第70-72页
        6.2.1 实验仪器第70-71页
        6.2.2 试剂及材料第71页
        6.2.3 检测前偶合物和LFSB的制备第71页
        6.2.4 测试步骤第71-7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2-79页
        6.3.1 MCNT-LFSB检测血液中CA 19-9的原理第72-74页
        6.3.2 检测参数的优化第74-75页
        6.3.3 缓冲溶液中的分析性能第75-76页
        6.3.4 全血中CA 19-9分析第76-79页
    6.4 小结第79-80页
7 基于磁性碳纳米管为标记物的侧流层析生物传感器对血液中胰腺癌标记物补体因子B(CFB)的检测第80-90页
    7.1 绪论第80-81页
    7.2 实验部分第81-83页
        7.2.1 实验仪器第81页
        7.2.2 试剂及材料第81-82页
        7.2.3 检测前偶合物和LFSB制备第82页
        7.2.4 测试步骤第82-83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83-89页
        7.3.1 基于MCNT的CFB检测的LFSB的原理第83-84页
        7.3.2 实验参数优化第84-86页
        7.3.3 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的LFSB性能比较第86-87页
        7.3.4 流动缓冲溶液中的分析性能第87-88页
        7.3.5 血液中的分析性能第88页
        7.3.6 LFSB与商业ELISA试剂盒的比较第88-89页
    7.4 小结第89-90页
8 结论第90-93页
参考文献第93-12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23-12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2例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评估
下一篇:RPA1乙酰化修饰在核苷酸切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