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铸造工艺论文--砂型铸造造型工艺论文

球磨机衬板材料液态模锻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1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球磨机衬板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普通金属衬板第14-16页
        1.2.2 其他类型衬板第16页
    1.3 球磨机衬板成型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液态模锻技术及其研究现状第17-19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案第19-21页
        1.5.1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9页
        1.5.2 研究路线第19-21页
2 液态模锻ZG60Cr4MnMoCu组织及耐磨性研究第21-37页
    2.1 实验过程和方法第21-26页
        2.1.1 合金熔炼第21页
        2.1.2 试样制备第21-23页
        2.1.3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2 金属型重力铸造与液态模锻ZG60Cr4MnMoCu组织对比第26-28页
    2.3 比压对液态模锻ZG60Cr4MnMoCu组织的影响第28-30页
    2.4 ZG60Cr4MnMoCu冲击磨料磨损试验结果分析第30-31页
        2.4.1 金属型重力铸造与液态模锻ZG60Cr4MnMoCu的耐磨性对比第30-31页
        2.4.2 不同比压液态模锻ZG60Cr4MnMoCu耐磨性对比第31页
    2.5 ZG60Cr4MnMoCu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第31-33页
    2.6 液态模锻ZG60Cr4MnMoCu耐磨机理研究第33-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液态模锻ZGMn13Cr2组织性能研究第37-65页
    3.1 实验过程和方法第37-41页
        3.1.1 合金熔炼第37页
        3.1.2 试样制备第37-38页
        3.1.3 热处理工艺第38-40页
        3.1.4 试样检测方法第40-41页
    3.2 不同工艺方法铸造ZGMn13Cr2铸态组织对比第41-48页
    3.3 不同工艺方法铸造ZGMn13Cr2热处理态组织对比第48-51页
    3.4 不同工艺方法铸造ZGMn13Cr2性能分析第51-58页
        3.4.1 不同工艺方法铸造ZGMn13Cr2冲击韧性分析第51-54页
        3.4.2 不同工艺方法铸造ZGMn13Cr2硬度分析第54-55页
        3.4.3 不同工艺方法铸造ZGMn13Cr2耐磨性分析第55-58页
    3.5 比压对液态模锻ZGMn13Cr2组织的影响第58-62页
        3.5.1 比压对ZGMn13Cr2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第60-61页
        3.5.2 比压对ZGMn13Cr2析出碳化物的影响第61-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5页
4 球磨机衬板液态模锻技术方案设计第65-85页
    4.1 液态模锻球磨机衬板工艺方案设计第65-68页
        4.1.1 分型面与成形位置的选择第65-66页
        4.1.2 浇注方案第66页
        4.1.3 加压方案第66-67页
        4.1.4 出件方案第67页
        4.1.5 液态模锻球磨机衬板生产工作流程第67-68页
    4.2 液态模锻球磨机衬板模具设计第68-80页
        4.2.1 模具总体结构及设计说明第68-71页
        4.2.2 关键参数设计计算第71-74页
        4.2.3 模具关键结构及零件设计第74-80页
    4.3 液态模锻球磨机衬板液锻机设计第80-83页
        4.3.1 液压缸吨位设计第80-81页
        4.3.2 液压缸行程设计第81-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5 球磨机衬板材料液态模锻数值模拟研究第85-107页
    5.1 球磨机衬板液态模锻PROCAST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第85-94页
        5.1.1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第86-87页
        5.1.2 初始条件设置第87-88页
        5.1.3 充型过程模拟与分析第88-90页
        5.1.4 凝固过程模拟分析第90-93页
        5.1.5 内部缺陷预测第93-94页
    5.2 液锻工艺的计算机模拟试验第94-97页
    5.3 液态模锻模具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第97-106页
        5.3.1 加压结构热-应力耦合分析第98-104页
        5.3.2 顶杆和下压头热-稳定性耦合分析第104-105页
        5.3.3 支撑结构静应力分析第105-106页
    5.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6 结论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3-11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石景山区保障房土地供应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AR的动车组辅助维修系统目标跟踪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