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磨床设计、制造与维修论文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四轴精磨抛光机意象造型设计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对象分析第10-11页
    1.2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1 抛光机设计趋势的转变第11页
        1.2.2 其他相关学科的引入第11-13页
    1.3 产品意象造型设计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4.1 研究目的第14页
        1.4.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1.6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二章 产品意象造型设计体系构建第18-34页
    2.1 人机工程学的理论研究第18-22页
        2.1.1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18-20页
        2.1.2 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第20-21页
        2.1.3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第21页
        2.1.4 人机尺寸的人性化设计第21-22页
    2.2 产品意象造型的理论研究第22-25页
        2.2.1 意象与产品意象第23页
        2.2.2 产品意象造型设计第23-24页
        2.2.3 意象造型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2.3 人机工程学中视、触觉认知的产品造型意象化第25-30页
        2.3.1 用户意象认知特性第25-27页
        2.3.2 用户心理与满意度第27页
        2.3.3 用户与设计师意象认知的差异第27-28页
        2.3.4 视、触觉意象化第28-30页
    2.4 人机工程学视、触觉认知的意象造型设计模型构建第30-33页
        2.4.1 研究方法第30-32页
        2.4.2 研究流程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用户认知的精磨抛光机意象研究第34-46页
    3.1 抛光机感性意象的挖掘第34-35页
    3.2 抛光机意象调查第35-39页
        3.2.1 研究流程代表性试验样本的提取第35-36页
        3.2.2 代表性意象语义的选取第36-38页
        3.2.3 提取代表性形容词对第38-39页
    3.3 造型元素的提取第39-41页
    3.4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抛光机造型法则的构建第41-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精磨抛光机的形态意象化设计第46-56页
    4.1 精磨抛光机人机尺寸设计原则第46-51页
        4.1.1 人机尺寸特性研究第46-51页
        4.1.2 精磨抛光机机体特性研究第51页
    4.2 精磨抛光机的形态意象化第51-52页
    4.3 精磨抛光机的形态意象化设计实践第52-55页
        4.3.1 设计草图的展开第52-55页
        4.3.2 设计方案的确定第55页
        4.3.3 深入设计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精磨抛光机的色彩意象化设计第56-62页
    5.1 精磨抛光机人机色彩设计原则第56-57页
        5.1.1 人机工程学色觉视野第56页
        5.1.2 精磨抛光机的色彩特性研究第56-57页
    5.2 精磨抛光机的色彩意象化第57-59页
    5.3 精磨抛光机的色彩意象化设计实践第59-60页
        5.3.1 设计草图的展开第59-60页
        5.3.2 设计方案的确定第60页
        5.3.3 深入设计第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基于人机的精磨抛光机意象造型设计评价第62-76页
    6.1 基于CATIA人机分析与优化第62-69页
        6.1.1 建立相关人体模型第62-63页
        6.1.2 基于CATIA的精磨抛光机人机分析结果第63-69页
    6.2 基于眼动实验的控制面板分析与优化第69-72页
        6.2.1 眼动实验样本设定第69页
        6.2.2 眼动实验的设定第69-70页
        6.2.3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70-72页
    6.3 优化后设计展示第72-74页
    6.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7.1 研究结论第76页
    7.2 存在的不足第76-77页
    7.3 展望与建议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4页
附录一第84页
附录二第84-85页
附录三第85-86页
附录四第86-87页
附录五第87-88页
附录六第88页
附录七第88-89页
附录八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喷镀镍—磷—氮化硼复合镀层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压水射流清洗系统的设计及其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