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视域下美剧迷的微博形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6-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7-11页 |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 第7-10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7-9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美剧网络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能动的挪用:美剧迷群的媒介背景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整体媒介环境的改变 | 第13-14页 |
一、传统网络论坛的衰落 | 第13页 |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微博属性与美剧迷群属性的契合 | 第14-18页 |
一、裂变式传播机制赋予美剧迷传播权利 | 第14-15页 |
二、双重社交属性满足美剧迷的各类需求 | 第15-16页 |
三、再中心化的传播圈促进美剧迷小圈子趣味的形成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连续的断裂:美剧迷群的亚文化特征 | 第18-23页 |
第一节 亚文化的内涵 | 第18-21页 |
一、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兴起 | 第18-20页 |
二、后亚文化理论的兴起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国美剧迷的亚文化风格表征 | 第21-23页 |
一、高学历的网络用户:美剧迷群“风格”的显现 | 第21页 |
二、遇冷电视火遍网络:美剧与传统大众媒体的排斥性 | 第21-22页 |
三、从网络论坛到微博:流动中的新部落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离散的分享:美剧迷群的形象生成 | 第23-31页 |
第一节 离散状态的群体关系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微博美剧迷意见领袖的风格解码 | 第26-31页 |
一、美剧迷微博集群行为的狂欢过程 | 第27-28页 |
二、美剧迷微博集群行为的风格解析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模糊的整合:美剧迷群的社会融入 | 第31-36页 |
第一节 与商业逻辑的关系:共生性与内在矛盾性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抵抗性与依附性 | 第32-36页 |
一、抵抗性:不断寻求新的立足之地 | 第32-34页 |
二、依附性:亚文化主体作用凸显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