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文文摘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土壤N_2O产生的反硝化途径 | 第13-16页 |
1.2.2 土壤反硝化N_2O还原途径 | 第16-17页 |
1.3 土壤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1.3.1 土壤理化性质 | 第17-19页 |
1.3.2 微生物类群 | 第19-20页 |
1.4 土壤反硝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 本研究侧重解决的问题 | 第22-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2.1 实验样地概况和样地设置 | 第24-26页 |
2.2 野外N_2O通量观测 | 第26-29页 |
2.2.1 样地布置 | 第26页 |
2.2.2 气样采集 | 第26-28页 |
2.2.3 土样的采集和处理 | 第28页 |
2.2.4 野外采集N_2O通量计算 | 第28-29页 |
2.3 室内培养实验 | 第29-32页 |
2.3.1 供试土壤 | 第29页 |
2.3.2 培养过程 | 第29页 |
2.3.3 N_2O浓度计算 | 第29-30页 |
2.3.4 反硝化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2.3.5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 | 第31-32页 |
2.4 样品测定分析 | 第32页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2-34页 |
第3章 野外原位土壤N_2O表观通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 第34-40页 |
3.1 原位土壤N_2O排放通量 | 第34-35页 |
3.2 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3.3 讨论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40页 |
第4章 土壤反硝化过程中N_2O的排放和还原 | 第40-54页 |
4.1 土壤反硝化作用强度 | 第40-42页 |
4.2 N_2O排放/还原特征参数 | 第42-43页 |
4.3 N_2O排放/还原特征参数的影响因素 | 第43-49页 |
4.3.1 季节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2 植被类型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3 土层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4 土壤性质对土壤N_2O通量特征参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 讨论 | 第49-52页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反硝化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第54-60页 |
5.1 土壤微生物类群特征 | 第54-57页 |
5.1.1 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特征 | 第54-55页 |
5.1.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第55-56页 |
5.1.3 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7页 |
5.2 微生物类群特征与反硝化过程N_2O通量特征参数的关系 | 第57-58页 |
5.3 讨论 | 第58-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6.1.1 野外观测土壤N_2O排放通量及影响因素 | 第60页 |
6.1.2 反硝化过程中N_2O通量及影响因素 | 第60-61页 |
6.1.3 土壤微生物特征与N_2O通量的关系 | 第6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