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9-12页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汉魏六朝时期瑞兽雕塑艺术美的文化溯源 | 第14-24页 |
2.1 瑞兽雕塑简考 | 第14-16页 |
2.2 瑞兽与中国传统文化 | 第16-24页 |
2.2.1 祥瑞观念诠释瑞兽 | 第17-19页 |
2.2.2 儒道文化赋予瑞兽的品质 | 第19-22页 |
2.2.3 佛教思想充实瑞兽的内容 | 第22-24页 |
第3章 历史发展纬度中瑞兽雕塑的艺术美 | 第24-34页 |
3.1 本真的气息——大汉风格中瑞兽雕塑的质朴之美 | 第24-29页 |
3.1.1 西汉雕塑中的生命之音 | 第25-27页 |
3.1.2 东汉雕塑中的异域色彩 | 第27-29页 |
3.2 内在的融合——魏晋六朝时期瑞兽雕塑的灵动之美 | 第29-34页 |
3.2.1 魏晋艺术之内外交融 | 第29-31页 |
3.2.2 六朝洒脱浪漫之风 | 第31-34页 |
第4章 共时形态中瑞兽雕塑的艺术美 | 第34-54页 |
4.1 律动之美——建筑雕饰中的瑞兽 | 第34-39页 |
4.1.1 画像砖石的飞动意蕴 | 第35-38页 |
4.1.2 汉瓦的圆融精神 | 第38-39页 |
4.2 浑厚之美——地面表饰中的瑞兽 | 第39-44页 |
4.2.1 贵族陵前的雄浑气势 | 第40-42页 |
4.2.2 纪念碑式珍贵遗存 | 第42-44页 |
4.3 静穆之美——神道建筑瑞兽遗风 | 第44-49页 |
4.3.1 神道阙之肃穆 | 第44-46页 |
4.3.2 神道柱之华美 | 第46-49页 |
4.4 天真之美——墓室明器瑞兽的魅力 | 第49-54页 |
4.4.1 神异的独角兽 | 第49-51页 |
4.4.2 有翼兽的风采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