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9-10页 |
1.学术意义及价值 | 第9-10页 |
2.现实意义及价值 | 第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1.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作家哈里与《根》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2-17页 |
第一节 亚历克斯?哈里其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根》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3-17页 |
一、美国的蓄奴制历史回顾 | 第13-15页 |
二、作家创作《根》的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根》的主题思想 | 第17-32页 |
第一节 小说《根》的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小说《根》的主题——寻根 | 第18-32页 |
一、黑色的珍珠——黑人的.头传统 | 第18-26页 |
(一)黑色的瑰宝——黑人的仪式传承 | 第21-23页 |
(二)神秘的面纱——黑人的宗教神话 | 第23-24页 |
(三)黑色的旋律——黑人的音乐文化 | 第24-25页 |
(四)璀璨的繁星——.传的其他形式 | 第25-26页 |
二、寻找黑人.头传统的意义 | 第26-28页 |
三、美好家园的“真实性”存在与否? | 第28-30页 |
(一) 父权制下的女人 | 第28-29页 |
(二) 生产力低下的男人 | 第29-30页 |
(三) 泡沫般的美好家园 | 第30页 |
四、“根”在哪里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根》中的黑人群像 | 第32-36页 |
一、第一代康达——被同化过程中的消极反抗 | 第32-33页 |
二、被同化的黑人们——提琴手、蓓尔 | 第33页 |
三、第二代济茜——同化过程中的摇摆 | 第33-34页 |
四、第三、四代乔治、汤姆——完全抛弃非洲传统的顺民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根》的地位与影响 | 第36-37页 |
一、小说《根》的地位 | 第36页 |
二、小说《根》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