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建立的背景概况 | 第12-20页 |
·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沿革 | 第12-15页 |
·从“亲本位”走向“子本位” | 第15-17页 |
·子本位下对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保护制度的选择 | 第17-20页 |
2. 我国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缺失 | 第20-26页 |
·我国法律保护非婚生子女的现状 | 第20-22页 |
·缺失认领制度对我国非婚生子女的影响 | 第22-26页 |
·监护问题 | 第23页 |
·继承问题 | 第23-24页 |
·抚养问题 | 第24-26页 |
3. 自愿认领 | 第26-34页 |
·认领的主体 | 第26-28页 |
·认领人 | 第26-27页 |
·被认领人 | 第27-28页 |
·任意认领的构成要件 | 第28-30页 |
·形式要件 | 第28-30页 |
·事实要件 | 第30页 |
·认领的效力 | 第30-31页 |
·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取得 | 第30-31页 |
·认领之溯及力 | 第31页 |
·认领的撤销与无效 | 第31-33页 |
·建立我国自愿认领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3-34页 |
4. 强制认领 | 第34-45页 |
·通过诉讼方式的强制认领 | 第34-37页 |
·诉讼的请求权人 | 第35-36页 |
·诉讼的事实依据 | 第36-37页 |
·诉讼时效 | 第37页 |
·通过身份占有的事实的强制认领 | 第37-43页 |
·证明身份占有成立的证明要素 | 第39-40页 |
·成立身份占有对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阻却 | 第40-42页 |
·身份占有的确认对认领制度的排斥 | 第42-43页 |
·建立我国强制认领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