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创新点、重点与不足 | 第10-11页 |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 | 第16-27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 | 第16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点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公共管理理论与均等化 | 第17页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均等化 | 第17-18页 |
·增长极理论与均等化 | 第18-19页 |
·福利经济学基本思想与均等化 | 第19-20页 |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简要回顾 | 第20-21页 |
·基本公共服务现阶段特点 | 第21-22页 |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情况及经验 | 第22-26页 |
·美国和加拿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述 | 第23-24页 |
·亚洲发达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述 | 第24-25页 |
·西欧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述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41页 |
·四川省概况 | 第27页 |
·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 | 第29-36页 |
·基本公共服务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9-31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6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量和计算 | 第36-37页 |
·基本公共服务状况的分析 | 第37-41页 |
·时间趋势上的分析 | 第37-38页 |
·各地区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整体指标分析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变量的选择 | 第41-43页 |
·模型的设定及数据选取 | 第43-44页 |
·模型的检验和计算 | 第44-46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4-45页 |
·固定效应的选择和检验 | 第45页 |
·模型回归计算 | 第45-46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46-47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多元化 | 第47-48页 |
·完善财政体制,增加地区财政实力 | 第48页 |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和帮扶力度 | 第48-49页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1-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不足之处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一 本文使用的所有数据列示 | 第54-66页 |
附表 1.2008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科教文卫事业数据表 | 第54-55页 |
附表 2.2008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社保、环保和基础设施数据表 | 第55-56页 |
附表 3.2009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科教文卫事业数据表 | 第56-57页 |
附表 4.2009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社保、环保和基础设施数据表 | 第57-58页 |
附表 5.2010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科教文卫事业数据表 | 第58-59页 |
附表 6.2010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社保、环保和基础设施数据表 | 第59-60页 |
附表 7.2011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科教文卫事业数据表 | 第60-61页 |
附表 8.2011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社保、环保和基础设施数据表 | 第61-62页 |
附表 9.2012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科教文卫事业数据表 | 第62-63页 |
附表 10.2012年四川省内各地区社保、环保和基础设施数据表 | 第63-64页 |
附表 11.第四章实证模型及检验使用数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