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马、马具和马车在新疆的传播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导言 | 第7-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2 马的驯化、车的起源与传播研究 | 第15-26页 |
| ·驯化马起源探索 | 第15-16页 |
| ·车辆起源探索 | 第16-19页 |
| ·车辆 | 第16-18页 |
| ·马车 | 第18-19页 |
| ·双轮车 | 第19页 |
| ·马具的起源探索 | 第19-20页 |
| ·骑兵的起源探索 | 第20-21页 |
| ·用马祭祀 | 第21-26页 |
| ·殉马 | 第21页 |
| ·以马为牺牲的祭坛 | 第21-26页 |
| 3 马的驯化与车辆技术向中亚地区的传播 | 第26-33页 |
| ·马的驯化与车辆技术在中亚西部和草原地带的传播 | 第26-31页 |
| ·亚姆那亚文化 | 第26-27页 |
| ·阿凡纳羡沃文化 | 第27页 |
| ·辛塔什塔文化 | 第27-28页 |
| ·安德罗诺沃文化 | 第28-29页 |
| ·其他文化 | 第29-31页 |
| ·马的驯化和马车在中亚西部的传播 | 第31-33页 |
| 4 马的驯养与车辆制作技术在中亚东部新疆的传播 | 第33-44页 |
| ·天山地区 | 第33-39页 |
| ·哈密盆地 | 第33-34页 |
| ·吐鲁番盆地 | 第34-36页 |
| ·乌鲁木齐及附近山谷地区 | 第36页 |
| ·伊犁河谷区 | 第36-37页 |
| ·天山南麓地区 | 第37-39页 |
| ·帕米尔高原 | 第39页 |
| ·昆仑山区 | 第39-41页 |
| ·阿尔泰山区 | 第41-44页 |
| 5 岩画中的驯化和车辆 | 第44-53页 |
| ·中亚地区车辆岩画 | 第44-46页 |
| ·新疆地区的车辆岩画 | 第46-53页 |
| ·新疆地区天山以北的岩画 | 第46-49页 |
| ·新疆地区天山以南及昆仑山的车辆岩画 | 第49-53页 |
| 6 新疆发现的青铜马具 | 第53-67页 |
| ·铜马衔 | 第53-59页 |
| ·铜马镳 | 第59-63页 |
| ·青铜节约 | 第63-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附录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