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1. 古代中医学对出血性疾病的认识及研究 | 第11-12页 |
·病名沿革 | 第11页 |
·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治疗 | 第12页 |
2. 现代中医学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病因病机 | 第13页 |
·治疗 | 第13-17页 |
3. 西医学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 第17-29页 |
·病因学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治疗进展 | 第24-29页 |
临床研究 | 第29-3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9-30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9页 |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29-30页 |
3. 入选和排除标准 | 第30页 |
·纳入标准 | 第30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30页 |
4. 治疗方法 | 第30-32页 |
·药物 | 第30页 |
·用药方法 | 第30页 |
·观察指标 | 第30-32页 |
5. 疗效判定 | 第32页 |
·西医判定标准 | 第32页 |
·中医判定标准 | 第32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32页 |
7.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CITP患者疗效 | 第32-33页 |
·CITP患者总症状平均积分比较 | 第33页 |
·CITP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33页 |
·正常组和CITP组疗前疗后血小板计数比较 | 第33-35页 |
试验研究 | 第35-38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对象 | 第35页 |
·试验药物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收集标本 | 第35页 |
·分离血小板 | 第35-36页 |
·分离CD_8~+细胞 | 第36页 |
·外周血CD_(253)水平测定 | 第36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42页 |
1. CITP的中医病机特点及治疗原则 | 第38-39页 |
·病变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瘀阻为标 | 第38-39页 |
·治疗以益气滋阴为主,凉血化瘀为辅 | 第39页 |
2. 紫茜合剂的组方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9-40页 |
3. 紫茜合剂对CITP患者外周血TRAIL的影响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