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灾害及其防治论文--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论文

自然灾害的灾情信息集成: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6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3页
     ·国外灾害信息集成现状第16-20页
     ·国内灾害信息集成现状第20-22页
     ·存在问题第22-23页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研究目标第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主要创新点第24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研究方法第24-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2章 灾情信息第27-41页
   ·灾情信息相关定义第27-28页
   ·致灾事件与灾难第28-29页
   ·灾损第29-35页
   ·灾难等级第35-41页
     ·灾难等级模型第36-37页
     ·改进的灾难等级模型第37-41页
第3章 灾情信息管理第41-55页
   ·元数据第41-45页
     ·元数据层级设计第42页
     ·元数据设计标准及设计参照标准第42-43页
     ·元数据结构第43-44页
     ·部分元数据元素定义第44-45页
   ·数据存储第45-51页
     ·空间数据存储第45-46页
     ·GIS数据管理第46-47页
     ·空间数据库第47-50页
     ·空间数据索引第50-51页
   ·数据仓库第51-55页
     ·数据源的分析第51-55页
第4章 灾害事件链在灾情信息集成中的应用第55-65页
   ·灾害事件链第55-57页
   ·影响扩散及链式效应第57-59页
   ·灾害事件链模型第59-60页
   ·数据库中灾害事件链的应用第60-65页
第5章 行政区划变更下灾情信息集成研究第65-79页
   ·时空数据模型第65-66页
   ·行政区划数据的时空数据模型第66-69页
   ·行政区划时空数据库及灾损数据库第69-73页
     ·行政区划时空数据库设计第69-71页
     ·灾损数据表设计第71页
     ·数据库的时空查询实现方法第71-73页
   ·灾损统计数据的可视化与对比分析方法第73-75页
     ·灾损数据的对比计算方法第73-74页
     ·灾损数据对比分析过程的实现第74-75页
   ·灾损系统的功能实现第75-79页
     ·行政区划动态演变模块第75-76页
     ·灾损数据可视化模块第76页
     ·灾损数据对比模块第76-79页
第六章 灾情信息集成系统开发第79-93页
   ·系统整体概况第79-84页
     ·整体设计与建设遵循原则第80-81页
     ·建设目标第81页
     ·建设内容第81页
     ·系统建设技术路线第81-82页
     ·系统架构设计第82-83页
     ·系统层次设计第83-84页
   ·智能手持设备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第84-86页
   ·完整的灾情信息第86-90页
     ·灾情信息数据表构成第87页
     ·灾害基本信息第87-89页
     ·致灾事件信息第89页
     ·灾损信息第89-90页
   ·灾害事件链第90-9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6页
   ·结论第93-94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附录A 灾害分类表及其编码第102-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未来预估
下一篇: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危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