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金纳米颗粒 | 第10-18页 |
·前言 | 第10页 |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10-12页 |
·金纳米颗粒的功能化 | 第12-13页 |
·金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第16-18页 |
·叶酸 | 第18-20页 |
·前言 | 第18页 |
·叶酸与叶酸受体 | 第18-19页 |
·叶酸缺乏的危害 | 第19-20页 |
·本文构思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叶酸壳聚糖生物传感器检测乳腺癌MCF-7 | 第21-34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主要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原理 | 第23-24页 |
·叶酸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第24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24-25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叶酸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 | 第25-27页 |
·叶酸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 第27-29页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29-30页 |
·定量检测 | 第30-31页 |
·叶酸传感器的特异性 | 第31-32页 |
·细胞存活率(MTT法)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金纳米颗粒SERS信号检测子宫颈癌He La | 第34-46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5页 |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35-36页 |
·叶酸修饰的硅包MBA的金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36-37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对叶酸修饰的硅包MBA的金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37-40页 |
·化学稳定性考察 | 第40-42页 |
·靶向检测子宫颈癌He La | 第42页 |
·传感器的特异性 | 第42-43页 |
·细胞的存活率(MTT法)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金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叶酸传感器的研制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7页 |
·实验原理 | 第47-48页 |
·基于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制备 | 第48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基于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传感器的表征 | 第48-50页 |
·基于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传感器电化学行为 | 第50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0-51页 |
·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对叶酸的定量检测 | 第51-53页 |
·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特异性 | 第53页 |
·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53页 |
·加标回收测定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72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