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束鹿凹陷中部沙三下亚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束鹿凹陷研究现状第8-9页
     ·混合沉积研究现状第9-10页
     ·储层致密化成因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技术路线第12-13页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第13-1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4-19页
   ·研究区概况第14-15页
   ·区域演化特征第15-16页
   ·区域地层特征第16-19页
第3章 沉积相分析第19-31页
   ·沉积相标志第19-23页
     ·岩石学标志第19-20页
     ·沉积构造及特殊现象第20-23页
   ·沉积相类型和特征第23-28页
     ·湖泊相特征第24-25页
     ·滑塌扇特征第25-27页
     ·扇三角洲特征第27-28页
   ·沉积相模式及储集体成因第28-31页
     ·沉积相模式第28-29页
     ·储集体成因第29-31页
第4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1-40页
   ·岩石组分构成第31-35页
     ·碎屑组分特征第31-33页
     ·基质组分特征第33-35页
   ·岩石类型及特征第35-40页
     ·砾岩类型及特征第36-38页
     ·砂岩类型及特征第38页
     ·泥灰岩类型及特征第38-40页
第5章 储层特征第40-64页
   ·储集空间类型第40-45页
     ·砾岩储集空间第40-42页
     ·泥灰岩储集空间第42-45页
   ·物性特征第45-47页
   ·孔喉结构特征第47-49页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第49-52页
     ·岩性与电性第49-50页
     ·岩性与物性第50-51页
     ·含油气性与电性第51页
     ·物性与电性第51-52页
   ·裂缝特征第52-55页
     ·裂缝分类及充填特征第52-54页
     ·裂缝发育期次分析第54-55页
   ·成岩作用及演化第55-64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56-59页
     ·不同岩性成岩作用差异性对比第59-61页
     ·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第61-64页
第6章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第64-72页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第64-67页
     ·沉积微相的影响第64-65页
     ·矿物组分的影响第65-66页
     ·岩相的影响第66-67页
   ·构造裂缝对储层的影响第67-68页
   ·有机质对储层的影响第68-70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第70-72页
     ·破坏性成岩作用第70-71页
     ·建设性成岩作用第71-72页
第7章 储层分类评价及优质储层分析第72-77页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第72-73页
   ·储层综合评价第73-76页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综合分析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项目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临汾大吉6井区煤层上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红南—连木沁构造带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