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第二节 关于新农保制度及基础养老金水平的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 一、国内学者对新农保制度的研究 | 第12-16页 |
| 二、国内学者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的研究 | 第16-17页 |
| 三、文献综述述评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19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页 |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基础养老金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 第一节 基础养老金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页 |
| 二、效用理论 | 第20页 |
| 三、底线公平理论 | 第20-21页 |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页 |
| 五、责任政府理论 | 第21-22页 |
| 六、公共支出理论 | 第22页 |
| 七、有限财政理论 | 第22页 |
| 第二节 基础养老金水平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 一、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的界定 | 第22-23页 |
| 二、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供给水平的界定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29页 |
| 第一节 新农保制度发展及基础养老金特征概述 | 第24-26页 |
| 一、新农保制度发展概述 | 第24-25页 |
| 二、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特征 | 第25-26页 |
| 第二节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 一、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的实证研究 | 第29-33页 |
|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模型选择与推导 | 第29-30页 |
| 一、模型的选择 | 第29页 |
| 二、模型推导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测算 | 第30-32页 |
| 第三节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的测算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的供给水平研究 | 第33-37页 |
| 第一节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财政供给水平的模型推导 | 第33-34页 |
| 第二节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的供给水平测算 | 第34-36页 |
| 一、条件假设 | 第34-35页 |
| 二、测算公式 | 第35页 |
| 三、2010-2014年全国60岁及以上农村人口数据 | 第35页 |
| 四、2010-2014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财政供给水平的测算结果 | 第35-36页 |
| 第三节 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的供给测算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第六章 2015-2024年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及供给预测 | 第37-46页 |
| 第一节 2015-2024年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水平预测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2015-2024年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的供给水平预测 | 第38-45页 |
| 一、领取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人口预测 | 第38-39页 |
|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 2015-2024财政收入总额预测 | 第39-41页 |
| 三、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预测 | 第41-43页 |
| 四、2015-2024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需求的财政供给水平预测 | 第43-45页 |
| 第三节 2015-2024年新农保适度基础养老金需求的供给预测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46-47页 |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