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网络反腐动员的社会网络分析--以重庆雷政富事件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22页
   ·问题的源起第8-9页
   ·社会网络的基本内容第9-12页
     ·社会网络的概念第9页
     ·社会网络的构成第9-11页
     ·社会网络研究的领域第11-12页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20页
     ·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第12-14页
     ·我国网络动员的研究第14-16页
     ·网络反腐的研究第16-19页
     ·社会网络分析法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0-22页
     ·新颖之处第20-21页
     ·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案例选取和数据收集第22-34页
   ·案例的选取第22-24页
     ·本文主要案例:雷政富事件第22-23页
     ·案例选取的原因分析第23-24页
   ·案例数据收集及分析第24-31页
     ·数据的收集方式第24-26页
     ·数据分析第26-31页
   ·雷政富事件中动员网络的特点第31-34页
     ·舆论领袖处于绝对中心地位第31页
     ·舆论领袖与大V联系密切第31-32页
     ·微博用户互动性强第32-33页
     ·政务微博活跃第33-34页
第3章 网络反腐动员的影响因素及动员机制第34-43页
   ·网络反腐动员的影响因素第34-37页
     ·微博的传播机制第34-35页
     ·政治机遇第35-36页
     ·社会转型期的仇官文化第36-37页
   ·网络反腐的动员机制第37-43页
     ·网络反腐中的参与者第38-39页
     ·网络反腐中的参与者的行动力分析第39-40页
     ·网络反腐中参与者的互动关系第40-43页
第4章 对策与建议第43-46页
   ·对政府管理网络反腐的建议第43-44页
     ·客观认识网络反腐第43页
     ·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第43页
     ·推进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无缝对接第43-44页
   ·建立政府-公民的良性互动机制第44-46页
     ·建立信任机制第44页
     ·建立持续有效的沟通机制第44-45页
     ·构建政府与公民的新角色第45-46页
第5章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一第50-54页
附录二第54-58页
附录三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项目参与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腐败问题及治理路径研究
下一篇:政治关联,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