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限制下相干光通信侦听接收机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光纤通信侦听技术概述 | 第9-11页 |
·光纤通信侦听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相干光通信的发展和优势 | 第10-11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对相干光通信系统侦听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相干光通信侦听技术的重要性 | 第13页 |
·提高有限带宽相干光侦听接收机性能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14-16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干光通信侦听系统与方案设计 | 第16-33页 |
·相干光通信侦听系统设计方案 | 第16-17页 |
·光纤侦听技术原理 | 第17-20页 |
·主要的光纤侦听技术 | 第17-19页 |
·几种光纤侦听技术比较 | 第19-20页 |
·相干光侦听接收机的结构 | 第20-23页 |
·相干接收机的组成原理 | 第20-21页 |
·相干接收机的信号模型 | 第21-23页 |
·相干接收机噪声分析 | 第23-27页 |
·激光器的相位噪声 | 第23-25页 |
·侦听过程中的附加噪声 | 第25-27页 |
·MPSK信号的DAML相位估计算法 | 第27-32页 |
·常用相位估计方法 | 第27-28页 |
·DAML相位估计算法原理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带宽受限的相干光侦听接收机理论研究 | 第33-50页 |
·带宽受限的相干光侦听接收机 | 第33-41页 |
·接收机带宽等效模型 | 第33-35页 |
·引入带宽限制的接收机信号模型 | 第35-37页 |
·带宽受限对接收信号的影响 | 第37-39页 |
·码间干扰下的理论信噪比 | 第39-41页 |
·基于DAML相位估计的带宽受限接收机误码率分析 | 第41-46页 |
·最大似然函数分析 | 第41-43页 |
·相位估计误差推导 | 第43-45页 |
·接收机误码率分析推导 | 第45-46页 |
·接收机最佳性能 | 第46-49页 |
·接收机最佳采样时间 | 第46-48页 |
·接收机最佳带宽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带宽受限的侦听接收机性能分析 | 第50-63页 |
·理论信噪比与系统误码率的对应关系 | 第50-53页 |
·QPSK信号 | 第50-51页 |
·8PSK信号 | 第51-53页 |
·滤波器类型对最佳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3-58页 |
·对最佳采样判决时刻的影响 | 第53-56页 |
·对最佳带宽的影响 | 第56-58页 |
·线宽对最佳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对最佳采样判决时刻的影响 | 第58-59页 |
·对最佳带宽的影响 | 第59-60页 |
·接收机误码率理论与仿真分析对比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