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价格波动及预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能源供给理论 | 第25-26页 |
·马尔萨斯资源绝对稀缺理论 | 第25页 |
·大卫?李嘉图资源相对稀缺理论 | 第25-26页 |
·John Stuart Mill静态经济论 | 第26页 |
·能源需求理论 | 第26-29页 |
·能源需求理论 | 第26-27页 |
·能源需求微观理论 | 第27-29页 |
·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理论 | 第29-32页 |
·价格形成理论 | 第29-31页 |
·煤炭价格形成理论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我国煤炭市场现状 | 第33-43页 |
·煤炭市场供给现状 | 第33-38页 |
·煤炭资源状况 | 第33-34页 |
·煤炭生产规模及结构 | 第34-36页 |
·煤炭生产的区域性格局 | 第36-37页 |
·煤炭行业的投资建设 | 第37-38页 |
·煤炭市场需求现状 | 第38-40页 |
·煤炭需求现状 | 第38-39页 |
·煤炭需求结构 | 第39-40页 |
·煤炭市场价格现状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煤炭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3页 |
·影响煤炭供给因素分析 | 第43-47页 |
·能源生产结构 | 第43页 |
·煤炭生产量 | 第43-45页 |
·生产成本 | 第45-46页 |
·进出口量 | 第46页 |
·国家政策 | 第46-47页 |
·影响煤炭需求因素分析 | 第47-51页 |
·消费结构 | 第47-48页 |
·宏观经济变量 | 第48-49页 |
·煤炭进口 | 第49-50页 |
·相关政策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煤炭价格波动及预测 | 第53-93页 |
·研究说明和方法设计 | 第53-60页 |
·研究说明 | 第53-54页 |
·方法设计 | 第54-60页 |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量预测 | 第60-62页 |
·数据来源 | 第60页 |
·灰色GM(1,1)模型的建立 | 第60页 |
·GM(1,1)模型的检验 | 第60-61页 |
·我国煤炭供给量预测 | 第61-62页 |
·我国煤炭行业需求量预测 | 第62-67页 |
·变量选择与预处理 | 第62-63页 |
·煤炭需求的模型构建 | 第63-66页 |
·我国煤炭需求预测 | 第66-67页 |
·我国煤炭价格波动机制研究 | 第67-91页 |
·变量选取与预处理 | 第67-69页 |
·基准线性模型 | 第69-75页 |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第75-78页 |
·非线性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第78-88页 |
·煤炭价格预测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6 对策与建议 | 第93-97页 |
·企业层面 | 第93-94页 |
·政府层面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