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11-14页 |
·超级电容器的定义及特点 | 第11-13页 |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 | 第13-14页 |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4页 |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和原理 | 第14-16页 |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 第14-15页 |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和市场 | 第16-18页 |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16-18页 |
·超级电容器的市场 | 第18页 |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碳材料 | 第18-19页 |
·导电聚合物 | 第19-20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20-21页 |
·镍基复合材料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3页 |
2 三维rGO-Ag/N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3-36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3-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过程与具体步骤 | 第25-26页 |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25页 |
·泡沫镍的预处理 | 第25页 |
·三维rGO-Ag/NF的制备 | 第25页 |
·rGO-Ag/NF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26-2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Power Diffraction) | 第26页 |
·扫描电镜分析(Scan Electron Microscope) | 第26-27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 第27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页 |
·表征的仪器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红外分析 | 第28-29页 |
·XRD分析 | 第29-30页 |
·SEM分析 | 第30-31页 |
·CV分析 | 第31-32页 |
·GCD分析 | 第32-33页 |
·EIS分析 | 第33-34页 |
·循环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花状Ni_3S_2-Co_9S_8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36-4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实验步骤 | 第37-38页 |
·泡沫镍的预处理 | 第37页 |
·花状Ni_3S_2-Co_9S_8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花状Ni_3S_2-Co_9S_8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XRD分析 | 第38-39页 |
·XPS分析 | 第39-40页 |
·SEM分析 | 第40-41页 |
·CV分析 | 第41-42页 |
·GCD分析 | 第42-43页 |
·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分析 | 第43页 |
·EIS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棒状Ni_3S_2-MoS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45-5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试剂 | 第45-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实验过程与具体步骤 | 第46-47页 |
·棒状Ni_3S_2-MoS_2材料的制备 | 第46-47页 |
·片层状Ni_3S_2-MoS_2材料的制备 | 第47页 |
·Ni_3S_2-MoS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XRD分析 | 第47-48页 |
·XPS分析 | 第48-49页 |
·SEM分析 | 第49-50页 |
·机理分析 | 第50-51页 |
·CV分析 | 第51-52页 |
·GCD分析 | 第52-53页 |
·循环性能分析 | 第53页 |
·EIS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