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诗情画意”的“新中式”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诗情画意”解读 | 第15-17页 |
·“诗情画意”概念界定 | 第15页 |
·“诗情画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表达 | 第15-16页 |
·“诗情画意”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 第16-17页 |
2 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 | 第17-22页 |
·以诗词造园 | 第17-18页 |
·以诗词点景 | 第18-19页 |
·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共性 | 第19-20页 |
附表 | 第20-22页 |
3 融入“古诗词”的“新中式”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第22-30页 |
·古为今用—场所分析 | 第22-25页 |
·空间结构布局 | 第22-23页 |
·内容的展现 | 第23-24页 |
·情感的表达 | 第24-25页 |
·场景诠释 | 第25-28页 |
·景点设计 | 第25-27页 |
·景点命名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4 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 | 第30-37页 |
·以画入园 | 第31页 |
·以“画理”指导“园论” | 第31-34页 |
·筑山 | 第32-33页 |
·理水 | 第33页 |
·山水布局 | 第33页 |
·植物 | 第33页 |
·建筑 | 第33页 |
·其它 | 第33-34页 |
·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共性 | 第34-35页 |
附表 | 第35-37页 |
5 融入“山水画”的“新中式”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第37-43页 |
·以画入园 | 第37-38页 |
·以“画理”指导“园论” | 第38-39页 |
·场景诠释—藏露互补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附图 | 第42-43页 |
6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