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一部分 食管鳞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总结与分析 | 第12-24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 1、入组病例介绍 | 第13页 |
| 2、方法 | 第13-15页 |
| 3、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 结果 | 第16-20页 |
| 1、病例一般资料 | 第16页 |
| 2、多原发癌的部位分布情况 | 第16-18页 |
| 3、食管鳞癌相关头颈部与胃多原发癌的时序比较 | 第18-19页 |
| 4、食管内多发病灶的病例分布情况 | 第19-20页 |
| 讨论 | 第20-23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23-24页 |
| 第二部分 超声内镜诊断食管癌N分期的研究 | 第24-45页 |
| 前言 | 第24-2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 1、病例一般资料及入排标准 | 第26页 |
| 2、主要相关仪器设备 | 第26页 |
| 3、淋巴结相关参数指标的选择及判断标准 | 第26-28页 |
| 4、超声内镜判断淋巴结分区 | 第28-31页 |
| 5、淋巴结转移判断标准 | 第31-32页 |
| 6、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 结果 | 第33-40页 |
| 1、超声内镜探扫淋巴结例数与术后病理淋巴结对照结果 | 第33页 |
| 2、病例一般资料 | 第33-34页 |
| 3、连续型变量诊断参数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 第34-35页 |
| 4、各参数指标的单因素分析与诊断效果 | 第35页 |
| 5、不同参数指标组合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评价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 第35-38页 |
| 6、两种标准对食管癌患者N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 第38-39页 |
| 7、去除食管狭窄病例后超声内镜诊断食管癌N分期的准确性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4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 论文综述 | 第45-56页 |
| 文献 | 第50-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基金资助 | 第56-57页 |
|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 第57-58页 |
| 在校期间参会情况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