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立题依据 | 第12-17页 |
临床研究 | 第17-2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7-18页 |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诊断标准 | 第17页 |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中止或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 第18页 |
·临床研究记录 | 第18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分组方法 | 第18页 |
·治疗方法 | 第18-19页 |
·观察指标 | 第19页 |
·检测方法 | 第19页 |
·知情同意书 | 第19-2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0-21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3 结果 | 第22-29页 |
·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第22-24页 |
·结果 | 第24-27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2页 |
1 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理论依据 | 第29页 |
2 裴氏升血颗粒的配伍 | 第29-30页 |
3 现代中药临床研究 | 第30页 |
4 现代医家对单味药的研究 | 第30-31页 |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1 结论 | 第32页 |
2 问题与展望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附录 1:病例分析报告 | 第38-39页 |
附录 2:卡氏(Karnofsky)评分标准 | 第39页 |
附录 3:中医证候积分计分法 | 第39-40页 |
附录 4:临床调查表 | 第40-45页 |
文献综述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发表论文及参编著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