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型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个人简历 | 第1-6页 |
附表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14-17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 方法 | 第14-17页 |
·治疗与监测评估 | 第14-15页 |
·毒性反应评估 | 第15-16页 |
·随访 | 第16页 |
·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5页 |
1 病人特征 | 第17页 |
2 疗效 | 第17-19页 |
3 生存分析与PFS预后因素分析 | 第19-23页 |
4 毒性反应评估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2页 |
综述 | 第42-73页 |
摘要 | 第42-43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1. 以EGFR为通路靶点 | 第44-52页 |
·潜在的针对EGFR基因的靶向治疗 | 第44-49页 |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 | 第49-50页 |
·解决EGFR突变的NSCLC耐药性 | 第50-52页 |
2. 以EML4-ALK为通路靶点 | 第52-57页 |
·针对EML4-ALK阳性的治疗 | 第53-56页 |
·对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耐药 | 第56页 |
·潜在解决克唑替尼耐药的治疗 | 第56-57页 |
3. 以ERBB2/HER2为通路靶点 | 第57-59页 |
·针对HER2的潜在治疗 | 第58-59页 |
4. 以ROS1为通路靶点 | 第59-60页 |
·ROS1阳性的NSCLC潜在治疗 | 第59-60页 |
5.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