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1章 诗化论词之表现 | 第11-18页 |
·借诗论术语论词 | 第11-13页 |
·引诗人诗句论词 | 第13-15页 |
·以论诗标准论词 | 第15-18页 |
第2章 诗化论词发展脉络 | 第18-25页 |
·本源论:“诗词同理”,“词为诗裔” | 第18-20页 |
·思想论:“跻攀风雅”,词为世用 | 第20-22页 |
·艺术论:吸收诗法,间有新创 | 第22-25页 |
第3章 诗化论词之影响 | 第25-32页 |
·对宋词创作的影响 | 第25-29页 |
·对词论发展的影响 | 第29-32页 |
第4章 诗化论词之成因 | 第32-38页 |
·淑世精神之引导 | 第33-35页 |
·“以高行卑”定势驱动 | 第35-38页 |
第5章 诗化论词与词体评价 | 第38-43页 |
·游戏与去游戏化 | 第38-41页 |
·两点论:音乐与文本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