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清代中期赋话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绪论第11-17页
 一、 清代中期赋话的理论意义第11-13页
 二、 清代中期赋话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第一章 清代中期赋话概观第17-25页
 第一节 清代中期赋话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7-21页
  一、 清代“辨体”思潮的影响第17-19页
  二、 帝王提倡与试赋取士政策的推动第19-20页
  三、 乾嘉朴学的熏染第20-21页
 第二节 清代中期赋话发展的历史脉络第21-25页
  一、 论述对象由清代之前赋作向清代赋作转变第21-23页
  二、 论述形式由兼有记事、考证、品评向以批评论说为主转变第23-25页
第二章 清代中期赋话的主要理论观点第25-49页
 第一节 “祖诗骚,承骈体”的赋史观第25-29页
  一、 赋为古诗之流,骚为赋首第25-27页
  二、 古赋经骈体赋衍变为律赋第27-29页
 第二节 提倡“典雅、雄健、清丽”的艺术风格第29-41页
  一、 典则雅正第30-34页
  二、 阔大雄健第34-38页
  三、 清丽自然第38-41页
 第三节 “贵情,求新,重学养”的创作要求第41-49页
  一、 作赋以有情为贵第41-43页
  二、 作赋须自置地步第43-45页
  三、 作赋须博学修身第45-49页
第三章 清代中期赋话的批评特色第49-59页
 第一节 批评方式上具有诗话色彩第49-51页
  一、 联句批评第49-50页
  二、 以诗论赋第50-51页
 第二节 批评对象上重视唐代律赋第51-59页
  一、 赋莫盛于唐:各代赋中推尊唐赋第52-54页
  二、 体莫重于律:各体赋中推重律赋第54-57页
  三、 尊唐重律:赋体意识、试赋政策、赋兼才学的共同结果第57-59页
第四章 清代中期赋话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第59-65页
 第一节 清中期赋话的贡献与价值第59-62页
 第二节 清代中期赋话的不足第62-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吴散文研究
下一篇:《文心雕龙》的文学思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