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模式选择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页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5-16页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反垄断民事诉讼概述第17-26页
   ·反垄断法的价值分析与沿革第17-20页
     ·反垄断法的立法价值演变第17-18页
     ·反垄断法的多重立法目的第18页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起源第18-19页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发展第19-20页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优势第20-22页
     ·个人有获取信息的天然渠道第20页
     ·减少公共机关的执法成本第20-21页
     ·有效监督执法机关第21页
     ·赔偿受害者实现矫正正义第21页
     ·事先预防垄断行为第21-22页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特殊性第22-25页
     ·群体性第22-23页
     ·双方诉讼地位的不匹配性第23页
     ·多重审理的效果冲突第23-24页
     ·多重审理的资源浪费第24-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反垄断个体诉讼与群体诉讼第26-39页
   ·反垄断个体诉讼的弊端第26-27页
     ·起诉权被滥用第26页
     ·个体诉讼能力有限第26-27页
     ·个体诉讼可能带来法制不统一第27页
     ·私人实施与公共实施的协调存在问题第27页
   ·群体诉讼在反垄断诉讼中的优势第27-30页
     ·群体诉讼制度的设计理念适应反垄断民事诉讼第27-28页
     ·群体诉讼提高了群体纠纷的解决效率第28-30页
   ·美国集团诉讼第30-35页
     ·集团诉讼的概念第30-31页
     ·集团诉讼的构成要件第31-32页
     ·集团诉讼的程序规则第32-33页
     ·集团诉讼的类型第33页
     ·集团诉讼的特征第33-34页
     ·集团诉讼的制度优势第34-35页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第35-38页
     ·代表人诉讼的概念第36页
     ·代表人诉讼的类型第36-37页
     ·普通共同诉讼的代表人诉讼的要件第37页
     ·代表人诉讼的程序规则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第39-51页
   ·美国集团诉讼与代表人诉讼的对比第39-43页
     ·二者的相同之处第39页
     ·二者的不同之处第39-41页
     ·我国代表人诉讼的不足第41-43页
   ·集团诉讼的移植障碍第43-46页
     ·体制障碍第43-45页
     ·理论障碍第45页
     ·实践障碍第45-46页
   ·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建议第46-50页
     ·拓宽制度的适用条件第46-48页
     ·增加对代表人的激励机制第48-49页
     ·强化法院对案件的管理职能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1、结论第51页
 2、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纳税人的税收立法参与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