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釆暖期大气碳颗粒物组成及污染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大气颗粒物概述 | 第10-12页 |
| ·大气细颗粒物PM_2.5 | 第10页 |
| ·颗粒物的组成 | 第10-11页 |
| ·颗粒物的环境效应 | 第11-12页 |
| ·PM_2.5 污染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 ·PM_2.5 质量浓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含碳组分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样品分析 | 第24-28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页 |
| ·样品采集 | 第24-25页 |
| ·样品的分析 | 第25-27页 |
| ·PM_2.5 质量浓度分析 | 第25页 |
| ·PAHs分析 | 第25-26页 |
| ·OC与EC分析 | 第26-27页 |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PM_2.5 特征分析 | 第28-32页 |
| ·PM_2.5 浓度水平 | 第28-29页 |
| ·PM_2.5 污染特征 | 第29页 |
| ·气象条件对PM_2.5 的影响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PAHs特征分析 | 第32-44页 |
| ·PAHs污染水平 | 第32-35页 |
| ·PAHs污染特征 | 第35-36页 |
| ·气象条件对PAHs的影响 | 第36-38页 |
| ·PAHs毒性评价 | 第38-39页 |
| ·PAHs来源解析 | 第39-44页 |
| ·特征比值法 | 第39-40页 |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0-44页 |
| 第五章 OC、EC特征分析 | 第44-52页 |
| ·OC和EC质量浓度特征 | 第44-45页 |
| ·OC和EC污染特征 | 第45-48页 |
| ·OC与EC的相关性 | 第45-46页 |
| ·二次有机碳(SOC)的估算 | 第46-48页 |
| ·气象条件对OC与EC的影响 | 第48-49页 |
| ·OC、EC来源解析 | 第49-5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