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绪论 | 第6-7页 |
| 1 研究现状 | 第6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6页 |
| 3 研究途径及方法 | 第6-7页 |
| 一 色彩平面化的发展 | 第7-9页 |
| ·色彩平面化的概念 | 第7页 |
| ·“虚假”的平面化 | 第7-8页 |
| ·色彩平面化的脱离 | 第8页 |
| ·平面化色彩的真正回归 | 第8-9页 |
| ·色彩平面化的极致——“色域绘画” | 第9页 |
| 二 平面化色彩的语言表达方式 | 第9-14页 |
| ·色彩与形状密不可分 | 第9-11页 |
| ·平面化色彩的概括性 | 第11-12页 |
| ·色块形状的逐步简化 | 第12-13页 |
| ·平面化色彩的笔势 | 第13-14页 |
| 三 平面化色彩的情感表现 | 第14-15页 |
| ·色彩本身的情感表现 | 第14页 |
| ·平面化色彩的联想作用 | 第14-15页 |
| 四 平面化色块的相对空间 | 第15-17页 |
| ·冷暖色的空间关系 | 第15页 |
| ·颜色之间的和谐 | 第15-16页 |
| ·色块之间的对比 | 第16-17页 |
| 五 中国古代艺术中平面化色彩的运用 | 第17-18页 |
|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平面化色彩 | 第17页 |
| ·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平面化色彩的对比 | 第17-18页 |
| 六 本人在创作时对平面化色彩的运用 | 第18-19页 |
| ·平面化色彩的空间跳跃性 | 第18-19页 |
| ·平面化色彩的客观性 | 第19页 |
| ·创作中对于痕迹的尝试 | 第19页 |
| 七 总结 | 第19-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