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建立车刀刃磨数学模型 | 第16-32页 |
·车刀结构及几何参数 | 第16-19页 |
·刀具的结构参数 | 第16页 |
·车刀的参考系及几何参数 | 第16-19页 |
·建立车刀各刀面方程 | 第19-21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19-20页 |
·外圆车刀各刀面方程式的建立 | 第20-21页 |
·车刀的刃磨原理 | 第21-26页 |
·砂轮端面方程式的建立 | 第21-22页 |
·车刀刃磨位姿调整的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采用平面表像法实现车刀刃磨位姿调整顺序的优化 | 第26-30页 |
·车刀各待刃磨面在射影平面上像的建立 | 第26-28页 |
·车刀待刃磨面的位姿调整 | 第28-29页 |
·采用不同的位姿调整顺序实现车刀刃磨的优化 | 第29-30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刃磨装置立柱部分机械结构设计 | 第32-58页 |
·总体设计 | 第32-34页 |
·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 第32-33页 |
·五轴数控刃磨装置类型及选取 | 第33页 |
·五轴数控刃磨装置机械结构方案的选定 | 第33-34页 |
·总体布局 | 第34页 |
·控制形式 | 第34页 |
·主轴箱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 第34-38页 |
·磨削力与磨削功率 | 第34-36页 |
·确定主轴箱部分主传动方案 | 第36页 |
·选择驱动电动机 | 第36-37页 |
·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 第37-38页 |
·计算主轴箱内传动部分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第38页 |
·主轴箱部分传动零件设计 | 第38-41页 |
·同步齿形带的设计计算 | 第38-40页 |
·主轴的设计计算 | 第40-41页 |
·滑台设计 | 第41-51页 |
·导轨的设计 | 第41-44页 |
·滚珠丝杠的设计 | 第44-48页 |
·控制电机的确定 | 第48-51页 |
·转台设计 | 第51-52页 |
·控制电机确定 | 第51页 |
·蜗轮蜗杆设计 | 第51-52页 |
·立柱设计 | 第52-56页 |
·立柱材料的确定 | 第52-53页 |
·立柱截面形状、尺寸及高度的确定 | 第53-54页 |
·立柱壁厚的确定 | 第54页 |
·立柱加强肋设计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刃磨装置主要部件建模仿真及优化 | 第58-70页 |
·蜗轮蜗杆机构的参数化建模及动态仿真 | 第58-65页 |
·蜗轮蜗杆的设计特点 | 第58-59页 |
·蜗杆蜗轮的参数化设计过程 | 第59-62页 |
·在ADAMS下的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动态仿真分析 | 第62-65页 |
·数控刃磨机床主轴的优化设计 | 第65-69页 |
·建立数控刃磨机床主轴优化数学模型 | 第65-67页 |
·应用MATLAB对数控刃磨机床主轴的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与求解 | 第67-69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刃磨装置立柱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第70-82页 |
·有限单元法及分析软件ANSYS简介 | 第70-72页 |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70-71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71-72页 |
·立柱静、动态特性分析 | 第72-79页 |
·建立立柱模型并简化 | 第72-73页 |
·立柱结构的有限元静力分析 | 第73-76页 |
·立柱结构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